以事例访谈探究专科学校低学习成效学生对化学物质变化之另有概念.PDFVIP

以事例访谈探究专科学校低学习成效学生对化学物质变化之另有概念.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事例访谈探究专科学校低学习成效学生对化学物质变化之另有概念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Science Education Quarterly 2013 ,第六十六期 ,1-24頁 20 13, No.66, 1-24 以事例訪談探究專科學校低學習成效 學生對化學物質變化之另有概念 1 2* 歐姿妤 、黃貞觀 1 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美容造型科 2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刑事司法組 *guan964009@ (投稿日期:2012.3.27 ;修正日期:2012.6.4 ;接受日期:2012.6.26) 摘 要 本研究旨在藉由White 和 Gunstone (1992) 提出探索理解的過程,以事例訪 談教學策略介入化學課程,瞭解低學習成效學生對化學物質變化之另有概念。 研究過程分兩階段 ,首先 以即時回饋系統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IRS) 結 合化學課程,每週上課 2 小時共維持3週時間探討 99位專科學校護理科新生對 物質組成與變化之概念;其次選取IRS測驗總成績不及格者共 26位,進行事例 訪談探究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存在化學物質變化之另有概念。研究結果發現 低學習成效學生對化學物質變化另有概念種類有三,為名詞定義、內在化學成 分與性質及外在型態改變,究其原因為受學科背景知識不足、用語不清、生活 經驗法則及外觀判斷之影響。研究結果期望啟發師生雙方溝通橋樑,讓學生的 學習成為教學現場的主題曲。 關鍵詞:另有概念 、即時回饋系統 、事例訪談 、科學教育 、學習成效 1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第六十六期 壹、前言 近年有關學生科學學習的觀念誤解與選擇概念之研究範疇著重於概念學 習,亦是基於建構主義原理發展而來,其為研究學生對科學概念本質的差異或 對其已獲得科學相關知識的內容與結構 (Huang, 2002) 。科學教育主要目的在傳 授學生基礎的科學知識,協助學生建立科學的世界,為達成此目的,科學知識 要有系統性、批判性與觀念性,而非將零碎知識加以累積歐姿妤、梁偉明( , 2003) 。因此科學知識的傳播應具備多樣化與專業性,並強調多元批判性思考能 力,批判性思考的教學內容,包括教師的教學態度需以啟發思考為手段,教材 的內容應具問題取向與邏輯分析,過程進行除具備價值判斷並產生批判的能力 來解決問題(洪久賢、黃鳳雀,1996) 。 建構主義教學原理在引導學生建構知識,其主要目的在促進學生思考和了 解,不在於記背知識,學習方式是以做中學、談中懂、寫中通等多元互動的社 會建構,而非以聆聽、練習等單元單向的方式任意建構張靜嚳,( 1996) 。由於知 識是認知個體主動的建構,不是被動的接受或吸收,而認知功能在適應,是用 來組織經驗的世界,不是用來發現本體的現實;再者,知識是個人與別人經由 磋商與和解的社會建構張靜嚳,( 1995) 因此科學教育若能將, 科學素養與專業技 能結合 ,將有助於技職體系學生建構專業與技能,適應其所生存的世界。 科學哲學的派別歷經經驗主義、實證主義、邏輯經驗主義、理性主義、否 證主義及後實證主義,對於科學發展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各有不同的詮釋,因此 對科學發展的本質亦未達成共識翁秀玉、段曉林,( 1997 ;黃光國,2003) 。在 進行科學本質的教學中,學生的過去科學學習經驗,教室中討論的文化與教室 內座位的安排,均影響科學本質教法的進行翁秀玉、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