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小说 饶礼喜 王朝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狍子的眼睛 梁晓声 当年我是知青,在一师一团,地处最北边陲。鄂族猎人常经过我们连,冬季上山,春季下山。连里的老职工、老战士,向鄂族学习,成为出色猎人的不少。 “北大荒”野鸡多,狍子也多。狍天生是那种反应不够灵敏的动物,人称“傻狍子”。当时,我在连队当小学老师。校长是转业兵,姓魏,待我如兄弟。他是连队出色的猎手之一。冬季的一天,我随他进山打猎。 我们在雪地上发现了两行狍蹄印。他俯身细看了片刻,很有把握地说肯定是一大一小。顺踪追去,果然看到了一大一小两只狍。体形小些的狍,在我们的追赶下显得格外的灵巧,它分明企图将我们的视线引向它自己。雪深,人跑不快,狍也跑不快。眼看那只大狍跑不动了,我们也终于追到猎枪的射程以内。魏老师的猎枪正举平瞄准,那体形小的狍,用身体将大狍撞开了,然后它在大狍前窜来窜去,使魏老师的猎枪无法瞄准大狍,开了三枪也没击中。魏老师生气地说,我的目标明明不在它身上,它怎么偏偏想找死呢! 傻狍子毕竟斗不过好猎手。终于,它们被我们追上了一座山顶。山顶下是悬崖,它们无路可逃了。 在仅仅距离它们十几步远处,魏老师站住了,激动地说:“我本来只想打大的,这下,两只都别活了。回去时我扛大的,你扛小的!” 说罢,他举枪瞄准。 狍不像鹿或其他动物。它们被追到绝处,并不自杀。相反那时它们就目不转晴地望着猎人,或凝视枪口,一副从容就义的样子。那一种从容,简直没法儿细说。狍凝视枪口的眼神儿,也似乎是要向人证明──它们虽是动物,虽被叫傻狍子,但却可以死得如人一样自尊,甚至比人死得还要自尊。 在悬崖的边上,两只狍一前一后,身体贴着身体。体形小些的在前,体形大些的在后,在前的分明想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子弹。它眼神儿中有一种义不容辞的味道,似乎还有一种侥幸──或许人的猎枪里只剩下了一颗子弹吧? 它们的腹部都因刚才的奔逃而剧烈起伏。它们的头都高昂着,眼睛无比镇定地望着我们──体形小些的狍终于不再望我们,将头扭向了大狍,仰望大狍。而大狍则俯下头,用自己的头亲昵地蹭对方的背、颈子。接着,两只狍的脸偎在了一起,两只狍都向上翻它们潮湿的、黑色的、轮廓清楚的唇……并且,吻在了一起! 我心中顿生恻隐。正奇怪魏老师为什么还没开枪,向他瞥去,却见他已不知何时将枪垂下了。 他说:“它们不是一大一小,是夫妻啊!” 我不知说什么好。 他又说:“看,我们以为是小狍子的那一只,其实并不算小啊!”它是公的。看出来没有?那只母的是怀孕了啊!所以显得大…… 我仍不知该怎么表态。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鄂伦春人不向怀孕的母兽开枪是有道理的!看它们的眼睛!人在这种情况下打死它们是要遭天谴的呀!” 魏老师说着就干脆,将枪背在肩上,盘腿坐在雪地上,吸着烟,望着两只狍。我也盘腿坐下,陪他吸烟,陪他望着两只狍。 我和魏老师在山林中追赶了三个多小时,魏老师可以易如反掌地射杀它们,甚至可以来个“串糖葫芦”,但他决定不那样做了。 那一刻,夕阳橘红色的余晖,漫上山头,将雪地染得像罩了红纱。两只狍在悬崖边相依相偎,身体紧贴着身体,眷眷情深,根本不理睬我们两人的存在。 (选自2016年第13期《小小说选刊》,略有删节) ⑴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段交代故事背景,引出主人公形象,突出他是“出色猎人”,并与下文写他没敢打狍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B.“傻狍子”其实并不傻,它灵巧机敏,见义勇为,面对死亡的威胁,竟能像人一样有自尊,甚至比人还要自尊。 C.“高昂”“镇定”“从容不迫”“义不容辞”“吻”……作者用这些词语来描写狍子,表现了狍子身上的人性光辉。 D.从小说的描写来看,公狍子要比母狍子更勇敢,更坚毅,更有爱心,更有担当,更不怕死,因而令人肃然起敬。 E.小说结尾一段把景物描写与对狍子的特写相互映衬,渲染出某种直抵人心的悲壮色彩,可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⑵小说中的魏老师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⑶“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⑷小说写的是“北大荒”知青的打猎故事,却以“狍子的眼睛”为题,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山里人 侯发山 周末,和几个朋友驱车赶往靠山屯。靠山屯有一家农家乐,有不少野味,除了常见的野猪肉、土鸡肉、野兔等野味之外,还有一些平时不多见的蛇类、乌龟、鹿肉什么的。我去的次数多了,跟老板二狗熟悉,他透露说也有一部分是圈养的,哥儿们来了当然要上真的。其实他不说我也能猜测个八九不离十,这年头正儿八经货真价实的东西不多,何况一个农家乐呢?只要客人吃嘛嘛香,吃过瘾了就行,所以我也没放在心上。 随同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