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研究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研究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致使患者缺氧窒息,颅内压升高,病情进一步恶化。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救治的关键[4]。人工气道建立后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湿、加温的功能丧失,使空气未经鼻腔湿化过滤而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下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的丢失增加,气道的敞开使呼吸道原本湿化作用减弱,再加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量脱水剂的使用使气管内的干燥程度加重,更加容易造成痰液粘稠结痂,加重患者肺部感染的机会[5]。有实验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6]。因此,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护理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着人工气道护理质量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选择最佳的气道湿化方法及湿化溶液是我们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本文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气道湿化的必要性
正常呼吸道的水分丢失一般在200ml/d,气管切开后水分丢失可达800 ml/d,粘膜干燥发生率高达30~66%[7],接受氧疗和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造成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黏膜干燥,加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量使用脱水剂使气管内干燥程度加重,分泌物干结,排痰不畅甚至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率升高。
2 湿化溶液的选择
2.1 0.9%氯化钠溶液 湿化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温湿吸入气体,临床一般常规使用生理盐水。有研究表明生理盐水不能与分泌物混合,滴入生理盐水对稀释或溶解分泌物是无效的,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发快,而钠离子则沉积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水肿,影响气体交换,且易引起患者呛咳。
2.2 0.45%氯化钠溶液 0.45%氯化钠溶液为低渗溶液,对气道无刺激作用,临床用于刺激性呛咳剧烈的气管切开患者,更加符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需要。余华[8]等采用微量泵加输液恒温器加0.45%氯化钠持续气道湿化法,排痰效果优于生理盐水持续气道湿化法。
2.3 2%氯化钠溶液 秦云霞[27]等研究应用2%高渗盐水雾化吸人更有利于呼吸道纤毛转运,加速排痰,而且对肺和机体无损伤。目前低渗盐水和高渗盐水哪种效果更好仍存在争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4 2.5%碳酸氢钠 王晓慧[9]等应用2.5%碳酸氢钠气道滴入后可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吸出,同时对患者的血压、心率无影响,但是能够影响剩余碱值及碳酸氢根值,建议临床上应谨慎使用碳酸氢钠作为人工气道湿化液。
2.5无菌注射用水 有研究[10]表明灭菌注射用水进行气道湿化,很少能引起刺激性咳嗽,痰液较稀,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跃性,不易引起痰痂、痰栓。
2.6盐酸氨溴索 盐酸氨溴索[11]是一种溶解黏液的祛痰药,经临床观察,对气道的刺激小,且可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从而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 气道湿化的温湿度
人体呼吸道相对湿度为95~100%,是粘膜纤毛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故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应增加病房湿度,保持病房相对湿度在60%~70%,同时室温保持在20~24℃。一般认为机械通气期间吸入的气体温度应保持在32~37℃,相对湿度为95%,如需加强湿化,应相应提高吸入气体温度,但不能高于40℃,也不能低于20℃。如温度过高,超过40℃,可造成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而且有灼伤局部黏膜发生气道烧伤的可能[12]。温度20℃,纤毛运动也会受到抑制,可使纤毛运动减弱,气道过敏者还可引起应激性反应诱发哮喘,个别患者可引起寒战反应。所以,在采取湿化措施的同时,还要控制气体的温度,才能发挥湿化的有效作用。
4 气道湿化方法
人工气道的湿化包括机械通气时的湿化和非机械通气时的湿化,应根据患者痰液粘稠度及肺部体征,选择适宜的湿化方式[13]。在这里主要介绍这两种情况下的具体湿化方法。
4.1机械通气情况下的湿化
4.1.1加热主流式湿化器 加热湿化器是以物理的方法对干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达到所需的温度(35~37℃)以及100%的湿化,所谓主流式是指患者吸入的气体全部是通过湿化器湿化,是呼吸机使用较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湿化水用输液器按输液方法排好气,将针头部分去掉,将其乳头部接到湿化罐的加水孔滴入,湿化罐每周更换。
4.1.2人工鼻 人工鼻是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的机制,将呼出气体中的热和水分收集和利用,以温热湿化吸入气体,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温湿化,又称作热湿交换器。国外一些学者研究发现[15],在机械通气时使用人工鼻,特别适合那些呼吸道粘膜条件好或有自主排痰能力的患者,而且它简单,安全轻便。但人工鼻只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