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风通圣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概况
防风通圣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概况
【摘要】文章从中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防风通圣散的配伍,防风通圣散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及防风通圣散药物药理研究方面进行概述,阐明防风通圣散用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防风通圣散;慢性荨麻疹;肠胃湿热型
【中图分类号】R7582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4-0045-04
Abstract:
Keywords:
荨麻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皮肤、粘膜小血管的扩张和渗透性增加,导致大量液体透出而发生的皮肤局限性水肿性反应,临床特征表现为风团时隐时现[1]。一般认为,荨麻疹每天或几乎每天发作,持续≥6周,排除慢性可诱导性荨麻疹与荨麻疹性血管炎,即可诊断为慢性荨麻疹[2]。慢性荨麻疹症状反复发作、病程持续时间长,难以治疗,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给患者造成肉体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目前西医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且停药后容易复发,中医运用防风通圣散治疗慢性荨麻疹。防风通圣散是表里双解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通便之功效。方中汗下清利四法同用,上中下三焦并治,临床应用甚为广泛,且疗效显著,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而民间更有“有病没病,防风通圣”的俗语。现代临床应用此方治疗慢性荨麻疹可在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等方面拥有一定优势。
1中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11病名考荨麻疹为现代医学病名,祖国医学并无荨麻疹之病名,观其时隐时现之特征表现,当属于中医学“隐疹”范畴。早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就有“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的记载。后世王冰注曰:“肾水逆连于肺母姑也,足少阴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故有余病皮痹隐疹”,首次提出隐疹的病名。其后《丹溪心法?卷二斑疹》中说:“瘾疹多属脾,隐隐然在皮肤之间,故言瘾疹也”。此外古籍中还记载有“风瘙”、“风瘙隐轸”、“赤疹”、“鬼饭疙瘩”、“风乘疙瘩”、“赤白游风”、“游风”等病名。
12病因病机《素问》首先对荨麻疹病因病机进行论述,认为“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为后世研究奠定了基础。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瘾疹证治》:“世医论瘾疹……,内则察其脏腑虚实,外则分寒暑风湿……”,首次提出本病与脏腑虚实,与心肺的关系。后世医家将其病因主要划分为禀赋不耐、外感六淫、饮食失宣和内伤情志四个方面。现代医家继承先贤观点并加以丰富,认为在疾病过程中会形成痰饮和瘀血等病理产物,往往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中医学认为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内为禀赋不耐、气血虚弱、卫气失固,外为虚邪贼风侵袭,或由鱼虾、辛辣、膏粱厚味化热动风,或因七情变化,或因虫积、异味,或由痰饮、瘀血等因素诱发[3]。
13风与慢性荨麻疹从上述中医学或依症状或依病因的病名记载可发现,荨麻疹的发病与风有密切关系,且临床特征表现为风团时隐时现,即皮肤上风团块迅速发生和消退,且症状容易反复发作,与“风无定体”、“善行而数变”的致病特?c十分类似,当属典型风证。《金匮要略》指出: “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发痒”,《诸病源候论》则认为:“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邪乘虚外袭,血虚生风,肌肤失养而痒。《医宗金鉴》认为:“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来风,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均明确认为本病的发病由风邪所致。此外《医宗金鉴》关于赤白游风的描述说:“此证发于肌肤,游走不定,起如云片,浮肿?{热,痛痒相兼,高累如粟”,认为其发病与风证相似。清?《疡医大全?斑疹门主论》曰:“胃与大肠之风热亢盛已极,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怫郁皮毛腠理之间,轻则为疹”,指出了中焦胃肠积热,内热生风,发于体表即为疹。结合荨麻疹的发病特点及历代医家对其的认识,笔者认为荨麻疹的发病与风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且其临床表现多与风证相类似,临床治疗荨麻疹应当重视祛风之法的应用。
2防风通圣疗散配伍
防风通圣散是金元时期医家刘完素的代表方,出自其著作《宣明方论》一书。该方由防风、川芎、当归、薄荷叶、麻黄、芍药、荆芥、连翘、白术、黑山桅、黄芩、桔梗、大黄、芒硝、石膏、甘草、滑石等17味药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通便之表里双解的功效。此方运用汗、下、清、利四法,使上中下三焦并治,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且可取得显著疗效。历代医家甚为推崇此方。如清?王旭高称此方“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清?雷丰《时病论》中称:“其主治甚多,不能尽述,其药味表里气血皆备”,而在民间也有“有病没病,防风通圣”的俗语流传。
防风通圣散中配伍有防风、荆芥、麻黄等祛风解表之药,又有当归、川芎、白芍等养血活血之品,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可以用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去除瘙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