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 (1)》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彩云之南 彩云之南 我心的方向 孔雀飞去 回忆悠长 玉龙雪山 闪耀着银光 秀色丽江 人在路上 彩云之南 归去的地方 往事芬芳 随风飘扬 蝴蝶泉边 歌声在流淌 泸沽湖畔 心仍荡漾 记得那时那里的天多湛蓝 你的眼里闪着温柔的阳光 这世界变幻无常 如今你又在何方 原谅我无法陪你走那么长 别人的天堂不是我们的远方 不虚此行别遗憾 ??? 古城内的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 1271 ~ 1368 年), 1998 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木府占地 46 亩,府内有大小房间共 162 间。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历史。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 354 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 93 座。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公元 14 ~ 19 世纪)。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 100 米 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1. 丽江糍粑 3.50/块,是地道传统食品之一。选料精良、制作精细、有包红糖、白糖、玫瑰馅或豆沙馅的糖粑粑和以火腿、葱白为馅的火腿粑粑,油而不腻、酥香味浓,用料考究、工艺独特,可携带而不霉变。丽江粑粑与酥油条一起吃更有一番风味。酥油茶分为甜咸两种口味。尝酥油茶的味道,你可先要半筒。“丽江粑粑酥油茶”在云南境内流传甚广。(木府大院附近有一家)老店。 2.炒饵块: 类似江米年糕,主食。建议点一份肉炒的。如果在古城街头闲逛,闻到饭馆里飘出扑鼻的香气,90%是这个。4.00左右/盘 3. 鸡豆凉粉:就是绿豆凉粉,适合四季食用。有凉吃热吃两种,最好凉吃,原汁原味。热吃是过油的,稍微有点腻。煜瑞小吃(大石桥客栈河对岸)不错,百岁坊附近亦有一家凉品店。 4 .米线:蒙自过桥米线(纳西古乐会边上)蛮正宗,比昆明桥香园的好吃,(10来元)。米线馆(东大街的一家):里面每一锅米线都号称配上土鸡汤,甚至20元以上就要预定,否则鸡汤就不够。 5,蜜饯丽江话梅--本品采用大自然绿色鲜果为原料,采集天然山泉水,配以纯中药材,采用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 永胜硬蜜--- 6。苦荞粑粑 宁蒗小凉山地区盛产苦荞,因而,苦荞在彝族心目中是五谷之王,苦荞粑粑成为当地的一道风味食品。在祭坛上供奉它,在起房、婚嫁时使用它,在待客宴席上总少不了它。彝族人民用火灰(子母族)烧出的苦荞粑粑,摆上十天半月不 会变质。苦荞粑粑蘸冬蜂蜜进餐,苦甜爽口,回味无穷。目前,丽江地区利用小凉山、老君山所产荞麦开发出荞酒,荞饼、荞丝等产品,颇受消费者喜爱。 7、糯米血肠 糯米血肠是纳西族普遍喜爱的食品,纳西语称为“麻补”。其做法是把蒸到半熟的大米或糯米趁热拌上鲜猪血或蛋清以及各种香料,紧紧灌入洗干净的猪大肠内封好口蒸熟即成。因制作的方法不同,用鲜血的叫黑麻补,用蛋清的叫白麻补。食用时需切成圆片,或用油煎炸,或用甑蒸热,色泽油亮,异香扑鼻,脍炙人口。 8、腌酸鱼 腌酸鱼是宁蒗摩梭、普米人家待客的传统佳肴。人们在泸沽湖中捕捞到半斤大小的鲜鱼,便存养在木盆里,带回家后,先将鱼腹剖开,取出内脏,洗净血迹,展平鱼肉,便将鱼腹朝下分层入进陶罐中,放一层鱼撒上一层糌粑面、食盐、花椒、五香粉等佐料,装满后把坛口封好,放在荫凉处,半月后便可食用了。 9、彝族的 砣砣肉 大凡来到丽江地区宁蒗县(俗称小凉山)的游客,都要品味一番彝族的 砣砣肉。小凉山彝族的砣砣肉类似新疆的“手扒羊肉”,在制作上,一 般是用鲜活肥硕的猪、牛、羊,立即宰杀后,大块剁颐,小者如拳、大 者如碗,不放椒盐,氽入清水中煮至六成熟后,再放在筛簸之中轻轻撒 上一层盐汗水沫,吃时佐以小凉山土法腌制的一种干酸菜汤(有克油腥 的作用),将砣砣肉抓在手上,边啃边嚼,由于这种肉做法特别,又不 是很肥,吃起来越嚼越香,越吃越胃口开,所以,砣砣肉如今已成为小 凉山的一道很有名气的风味菜。 七星披肩的传说 民间传说,远古时候天上有九个太阳,大地上灼热难耐,只有白天,没有黑夜,旱魔肆虐,民不聊生。有个叫英古的纳西族姑娘决心为民除旱。她那炽热的心感动了龙三王子,他俩一起与旱魔决斗,不幸中计,险些丧命,此时北岳三多神派出雪龙助阵,吞了八个太阳,制伏了旱魔。人间于是告别了灼热,出现雨露,后来雪龙又吐出了一个冷太阳,变成了月亮,将其余七个变成星星镶在英古姑娘的披肩上了。这就是后来纳西人披肩的来历。 “一米阳光”是一个典故,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终年云雾缭绕,只有每年秋分时节会有一米长的阳光照下来,传说被这一米阳光照到的人就能拥有美丽的爱情。意思就是让大家去把握现在可以得到的东西,追求一瞬间的真爱据说丽江的 “万丈爱情阳光,你要几米?”壮美的玉龙雪山上有一个神秘的山洞,每年只有一米的阳光照进洞中,如果有情侣可以沐浴到这短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