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语气词词头词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语通论语气词词头词尾

B.介词“乎” 作用与“于”相同。 (1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不要因我而感到拘束。乎:比。 (1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 C.词尾“乎” 放在词尾一节讲。 * 二、词头、词尾 词头、词尾是词的附加成分,不是一个独立的词,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如表示词性、凑足音节。有的连语法意义也没有,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是真正有音无义了。 * (一)关于词头 1.有 “有”字作为词头,最常用于专有名词的前面。常见的有上古时代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例如: (1)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召诰》) ——监:鉴戒。我们不可不鉴戒夏代,也不可不鉴戒殷代。 * (2)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庄子·大宗师》) ——(彭祖得到它——道,)从有虞氏时代开始,一直活到殷周。有虞:即有虞氏,古部落名。传说其首领舜受尧禅,都蒲阪。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五伯:五个霸主,指夏昆吾,殷大彭、豕韦,周齐桓公、晋文公。五个霸主贯穿殷周。 * (3)禹攻有扈。(《庄子·人间世》) ——有扈:即扈,原始社会末期部落名,在今陕西省户县。因反对禹及启所建立的新制度而被伐。 (4)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有巢氏:传说中巢居的发明人。 * “有”字又用于某些名词的前面。例如: (5)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为政》) ——施:推及,延及。 (6)孔甲扰于有帝。(《左传·昭公二十九》) ——孔甲:夏王。扰:顺。有帝:上帝。 (7)摽(biào)有梅,其实七兮。(《诗·召南·摽有梅》) ——梅子落了,在树上的只有七成啦。摽:落下。 * 第五单元 古汉语通论 第十四节 语气词;词头,词尾 * 一、语气词 1.什么是语气词 表示句子语气的词叫语气词。它不能充当任何句子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成分间的任何关系。 * 2.语气词的分类 语气词依所处位置,可分为句首、句中、句末三类。 句首是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议论。最常见的句首语气词有:夫、盖、唯、惟、 其。 句中是语气提示、停顿(提顿)或延长。最常见的句中语气词有:也、其等。 句末是表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四类语气。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等。 * (一)夫(fú) 《说文》:“夫,丈夫也。”本义为“丈夫”、“男子”,读阴平fū,是名词。 “夫”作虚词,读阳平fú,西周时已产生。可作代词、助词和语气词。“夫” 作人称代词,先秦用得较多,西汉以后,罕有其例。“夫” 的其他虚词用法一直沿用至唐宋以后的书面语中,现代汉语已不用。 * 1.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它是从指示代词“夫” 字转化来的,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语气词,已没有指代作用,只是表示要发表议论或要叙述事情,起引出下文的作用。现代有的人说话时开口先说“这个”、“那个”,与之性质一样。古代称之为“发语词”,一般可不译。 * (1)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2)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察传》) (3)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xù)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列禦寇》) ——穷闾:贫穷偏僻的里巷。阨:通“隘”,狭窄。槁:干枯。项:脖子。馘:脸。槁项黄馘:形容人面黄肌瘦的样子。 * 2.用于句尾。“夫” 作语气词用于句末,配合文义表示感叹、判断、疑问等语气。 用于感叹句末,表示感慨、赞叹、悲哀等语气。有时为了加强感叹语气,将谓语提前,主语放在后面。可译为“呀、啊”等。 *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5)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论语·子路》) ——无恒:古人认为没有恒心是不吉利的。因此不能充当治病的巫医。” (6)仁夫!公子重耳。(《礼记·檀弓下》) * 用于陈述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亦兼有感叹的意味。可译为“了”、“啊”等。例如: (7)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8)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孟子·告子上》) * 用于疑问句末,表示是非疑问或测度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吧”等。例如: (9)孔子曰:“吾歌可夫?”(《史记·孔子世家》) (10)齐景公饮酒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谓侍者曰:“仁人亦乐是夫?”(《新序·刺奢》) * (二)其 语气词“其”字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语气。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希望、祈请语气,有“大概”、“恐怕”、“还是”等意思。例如: (1)其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