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乐死”新义考量
摘 要: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反映在语言的词汇上,记录并界定这些变化的新词新义会随着社会的发展#65380;人们的认识而不断深化,因此需要用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和处理出现的新义#65377;本文以“安乐死”一词词义的发展和变迁来讨论新义的界定问题#65377;
关键词:安乐死,界定,变迁
A Reflection on the Lexical Vicissitudes of Euthanasia
ZHANG YubiaoSU Xinchun
Abstract: New words and senses in a language vocabulary can see the development and new changes of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ose meanings will be gradually enriched and deepened with social changes and further cogni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follow changes in active perspective and very often observe and deal with connotative meanings according to their new contents. In the article, the neology of the word “euthanasia” will be taken for instance to discus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extensional meanings.
Key words: euthanasia, definition, vicissitude
一“安乐死”概念的界定
安乐死(euthanasia)一词源于希腊文Euthanatos#65377;在希腊语中,“eu”意指好的#65380;幸福的,“thanatos”则代表死亡,因此Euthanatos原意是指善终#65380;舒适无痛的死亡,是“快乐的死亡”“幸福的死亡”#65377;[1] 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国家就有人要求在法律上允许安乐死#65377;在中国,蕴含“好死#65380;善终”寓意的安乐死,更可能是佛教净土宗教思想之渊薮#65377;从1994年开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案组每年都会收到一份要求为安乐死立法的提案#65377;
目前,对安乐死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65377;广义的理解包括一切因“健康”的原因致死,任其死亡和自杀;狭义的理解则认为,“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65377;”[2]当前,我国民间对“安乐死”一词的理解多是狭义的#65377;
再看看较有影响的辞书是如何定义的:
《新哥伦比亚百科全书》(1975年版):“无痛致死或不阻止晚期疾病患者的自然死亡#65377;”
《韦伯斯特大学字典》:“出于仁慈,用一种相对无痛的方式杀死那些没有希望救治的患者或受伤者,或听任其死亡的行动或做法#65377;”
《美国百科全书》(1985年版):“一种为了使患不治之症的病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终止生命的方式#65377;”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对于现代医学无可挽救的逼进死亡的病人,医生在患者本人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可以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65377;”
《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版):“一种无痛苦的死亡方式,对象是重病缠身又不可治愈的人#65377;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前者患者头脑清醒,可主动提出要求;后者无意识,依赖医疗器械维持生理功能,由他人建议停止治疗#65377;”
《汉语新词新义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名)一种死亡方式,指安逸地,没有痛苦或尽量减少痛苦地死去#65377;”
从上述“安乐死”的释义可以看出,词义对象仅限于“病患”,抑或医患之间#65377;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新情况的出现必然会导致词义改变#65377;
二“安乐死”词义的衍生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一对彼消此长的矛盾对立体#65377;内涵必然会因为外延的扩大而改变#65377;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是定义#65377;常用的下定义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65377;从外延角度看,概念之间具有的关系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