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化工事故.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上半年化工事故.ppt

2017上半年重大化工事故 2017上半年重大化工事故,动火作业、精细化工成重灾区! 今年以来,全国共发生10起化工和危险化学品较大以上事故,导致41人死亡。特别是6月份以来,已接连发生了5起较大以上事故。相比于2016年全年,发生了12起较大事故,未发生重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 7月1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视频会议,通报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深入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夏季汛期以及下半年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 2017年以来,在浙江、吉林、安徽、河南、上海、山东、内蒙古、青海及江西等地共发生10起较大以上事故。 据监管三司司长孙广宇分析,其中动火作业环节事故占50%、精细化工事故占40%,还发生了一起装卸作业环节的事故。 动火作业事故 吉林松原石化 “2·17”爆炸事故 一起在装置试生产时发生的事故。操作人员在酸性水罐中安装液位计,在进行动火作业的过程中,片面地认为酸性水罐中无可燃气体,未分析罐内可燃气体含量,只检测了罐外大气中的可燃气体,也没有有效隔断就在罐体上进行作业。最终发生爆炸,3名操作人员均被炸到空中。 上海松江民强精细化工厂 “5·2”爆炸事故 在动火作业加装环保设施的过程中,反应系统仍在进行。反应生产偏硅酸钠,副产氢气,边动火边生产,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 孙广宇表示,该企业的安全管理十分混乱,无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也未经过正规设计,其法人没有基本的化工知识。根本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内蒙古乌海市华资煤焦公司 “6·27”爆炸事故 在与脱硫溶液循环槽相连接的管线进行动火时,未进行有效的隔断,也没有检测罐内、管线内的可燃气体含量,未办理动火作业票,引发爆炸。 事故调查人员到现场发现,该企业以前办理的动火作业票也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不分析可燃气体含量、风险辨识流于形式等。在风险辨识时是对触电烫伤进行辨识,根本没有发现会着火爆炸。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吹扫、通风、隔断等工作。 共性问题 一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不重视,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不清楚动火等特殊作业的安全风险,不具备基本安全管理能力。 如吉林松原石化的总经理在企业检修及试生产期间还在国外度假;河南济源豫港焦化的总经理把发生事故的原因归结为员工素质低。内蒙古乌海市华资煤焦公司总经理不懂得受限空间需检测那几种气体含量。 二是法治意识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已经实施两年,而且总局每年都将特殊作业尤其是动火作业专项整治作为重点工作,但从事故看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风险意识差,对动火过程的风险辨识、分析、管控缺失,相关设备不进行隔离,不分析可燃气体含量,有的甚至动火作业不进行审批。上海松江“5·2”事故企业更是什么制度和措施都没有。 “动火作业不到位就是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精细化工企业事故 浙江台州华邦医药 1·3”爆炸事故 对物料危险特性和反应安全风险不清楚,企业将加热方式擅自更改为蒸汽加热,明显增加了超温的可能性。没有安全操作规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未投用。 精细化工反应过程中,没有辨识风险、没有控制风险,最终出什么事都是有可能的。 安徽安庆万华油品 “4·2”爆燃事故 万华油品企业违法出租给江苏的一家制药企业。制药企业违规生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生产车间内有烘箱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干燥处理,但其所有的电源开关均是非防爆的。在启动烘箱过程中发生爆燃。 同时暴露出,经济发达地区安全环保要求提高,部分条件不好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所带来的安全生产问题。 浙江绍兴林江化工 “6·9”爆燃事故 该企业总经理及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都是国外留学回国,对化工有一些了解。但是其重发展、轻安全,为了使企业尽快上市,在生产装置上进行新产品试验,安全风险很难规避。在试验过程中发生爆炸。 在事故调查时,实验室模拟中间产品[1,4,5]氧二氮杂庚烷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曲线,40℃以下开始缓慢分解,但到达130℃左右时压力剧增,急剧分解发生爆炸。但该企业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一情况,最终导致3人死亡。 江西九江之江化工 “7·2”爆炸事故 该企业在同一个厂房内布置了27台反应釜,且都是硝基苯系列。硝基苯系列都非常容易爆炸。当天其中一台反应釜发生了爆炸。 员工对反应风险不清楚,安全阀跳了半个小时还在应急处置,仍然没有紧急逃离,最后爆炸失控,3人死亡。 事故调查发现,死亡的员工大部分是初中毕业。早在2012年,总局30号令就已经对涉及危险工艺操作人员提出了明确的学历要求,不能低于高中毕业。这反映出,政府在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对人员素质把关不严。 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缺失,但其安全评价报告中还写着“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已经配置齐全”,评价报告不符合事实。 孙广宇表示,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