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名师成长过程的特征分析-江苏南通中学.PDF

中小学名师成长过程的特征分析-江苏南通中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名师成长过程的特征分析-江苏南通中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1 年第4 期 中小学名师成长过程的特征分析 ———基于江苏名师成长案例的研究 方健华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江苏部分名师成长过程的分析,发现名师成长过程的特征主要有:名师成 长基于历史文化与教研文化传统;自主发展是名师成长的主要原因;学习、实践、反思、研究是名师 成长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名师成长过程 江苏名师 案例研究 江苏具有悠久的教育文化传统,建国以后在这 其他地方的具有独创性的教育传统和文化积淀。尤 方热土上成长出了斯霞、李吉林、李庾南、邱学华、 其是那些历经沧桑的 “老牌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 于永正等一大批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他们在思想 程中都形成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并以 “文化遗 观念上,开放兼容;在性格气质上,有着浓厚的书 传基因”的作用方式渗透在江苏名师的文化心理结 卷文人气;在行为方式上,务实精干,勇于探索; 构中。特别是江苏学校的学术文化传统,引导和陶 在价值取向上,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用自 冶了一代代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育了他们的科学态 己的辛勤耕耘,形成了极具江苏地域特色的教学风 度和学术精神。而作为教育文化的主体,江苏名师 格和流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业绩和教科研成 们在继承江苏优秀教育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总是试 果,引领着江苏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 图以最新教育理念不断地反思教育文化现象,以实 造出了江苏教育的品牌形象。本文在大量个案研究 现对传统的不断超越和重构。 的基础上,以江苏名师个案为例,就名师专业成长 早在北宋初年,江苏就有六大书院之一的茅山 过程的特征问题,作些初步探讨,力求展示 “江苏 书院,聚徒讲学,惠及四方。著名教育家胡瑗的 名师”的迷人魅力,为名师专业成长提供有益的借 “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和著名的 “苏湖教法”也在 鉴和启迪。 此扎根生长,从而推动了江浙教育事业的发达,形 成了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在明代,有关怀天下民 一、名师专业成长基于历史文化与教研文化传统 生,声名远播的东林书院。进入近代以来,江苏学 文化是教师成长的母乳。不同地域的文化沉淀 人又在西学东渐的文化荡涤中产生了新文化的觉醒, 不同,生活在其中的教师文化修养也存在不同。由 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吸收了西方优秀的教育思想, 于江苏教育的源远流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不同于 并与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结合,提出了 “父教育, 55 母实业”的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思想,并由此诞生 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研究;邱学华老师的 了南通师范学堂、南京三江师范学堂等一系列中国 数学 “尝试教学法”研究等等,都是这一文化与精 第一批新式学堂,江苏也因此成为中国近现代师范 神传承的最好证明。 教育的发祥地之一。进入现代以来,江苏又先后走 文化传统的统摄、涵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江 出了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叶圣陶等著名教育 苏传统的教育文化精神的影响下,江苏的名师们不 家。悠久而发达的教育,为江苏输送了一批又一批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