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道经对当代人的启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与道经对当代人的启示

老子与道德经对当代人的启示 作者: 学号: 学院: 摘要:当下社会,传统文化与外来新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对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同时,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在文化的对碰中风雨摇摆,在现实的压迫之下,一次一次的经受着考验,这是的人们不禁会举棋不定,开始怀疑文化,怀疑道德,正是基于这种大环境,老子与《道德经》愈加绽放光彩。 “和谐”思想是最具东方智慧的标志性理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先秦诸子中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所论最早而且丰富独特、自成一脉。本文从其“道”论和谐、阴阳和谐、自然和谐、均衡和谐、身心和谐以及当今启示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老子,《道德经》,道德,和谐,平衡,启示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据悉,《道德经》是继《圣经》之后全球发行量和翻译文本最多的一本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代广泛阅读《道德经》的人群却是西方人,而不是我们这些同老子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中华儿女。所幸的是,我个人是很喜欢阅读老子的作品的,尤其是《道德经》,简直是百读不厌。《道德经》是中华古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作为新时代人,我们应该时时倾听圣贤之声,洗涤心灵,增长智慧,将古文化中的精髓和民族精神的光辉发扬光大。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 其实,不只是鲁迅先生如此推崇《道德经》,还有更多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大抵在老子《道德经》”。所以说,不读一点老子,实在是天大的遗憾。但是读了这么多遍《道德经》,我仍然觉得还有很多更深的东西等待我去挖掘。不能单纯的说《道德经》是一部哲学,毕竟它不像一般的哲学一样那么艰涩难懂。哲学家看到深远的哲思,政治家看到治国安邦之道,君子看到修身养德之术......学习《道德经》可以升华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因为它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劝告人们要谦虚处下、淡泊名利、诚实守信、宽容大度…… 《道德经》是一本教人为善的著作。老子在第五十一章中提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尊道贵德”的思想。他讲述的是万物生长之道,也可以用于人的生存之道。每个人的产生、成长、死亡都遵循一定的规则,即“道”。但是要想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我们还需要道德约束并不断完善自己。道德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失去这个根基,人或者社会都难免畸形的悲剧。 当今这个社会,科技愈见发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可我们在如此现代的社会中,却更少的思考精神给我们带来的财富。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我们更因踏下心来想一想。 一,道德缺失,诚信下滑 (1)2011年10月13日晚接连被两辆车碾过的小悦悦,因十八个路人漠视不理连续被碾压, 唯一停下脚步来救助重伤幼童的路人却是一位57岁的拾荒者,然而可怜的小孩儿最终仍因抢救无效于21日凌晨不幸离世。事情曝光以后引发了巨大的民愤,同时也引得人们扪心自问:面对一个遭遇了不幸的人,为何会有这么多人麻木不仁?大家都在指责道德沦丧,但换个视角想想,将那“18个路人”和“拾荒的婆婆”都替换成“我们”,我们能否比他们做得更好?我们就真的能否为推动这个社会向真、向善、向美做些什么? (2)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名老太太要去赶公交车,而彭宇正好从后门下来看到她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当时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 接下来,事情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太和她的亲人一口咬定彭宇是肇事者。最后法院裁定彭宇补偿原告四万多元,判决书中称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而可以自行离去,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此言一出,国人哗然,纷纷指责判决的荒唐,道德的沦丧,这种判决不仅没鼓励人们做道德之事,反而会把人陷于既不道德也不经济的境地,罪感和畏惧感朝着有悖于善的方向被激励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