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联合立法可行之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地方联合立法可行之探讨

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 民國 95 年,51 (1,2),23-37 我國地方聯合立法可行之探討 林文清 張茹娟 私立弘光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摘 要 地方自治團體在「制度性保障」之下,享有客觀法制度之保障,以自我責任 而完成地方任務的處理,以自己的意思及責任實施自治。我國地方制度法雖賦予 地方自治團體制(訂)定地方自治法規之權,惟並未對涉及地方自治團體跨區域 合作之相關細節及配套機制有所規範。本文以日本地方自治法為比較法上的觀 察,嘗試找尋我國地方聯合立法的可行性及相關機制的建構,地方聯合立法之事 項及其困難與限制。台灣地方自治正處於形成與變動的時期,地方立法權其實並 未有真正的落實與開展,地方自治團體之間對其自我負責之事務如何進行跨區域 合作,進而建構其聯合立法,對我國地方自治與民主的深化實具有正面與積極的 意義。 關鍵字:行政協定、行政契約、自治事項、制度性保障、廣域行政 壹、問題之提出 近來我國地方政府有提出地方自治團體 道。 聯合立法的可能性之疑問,地方自治團體彼 然而,二個以上地方自治團體之跨區域 此之間透過跨區域合作的方式,對於跨區域 合作,其合憲性為何?是否有現行法制之規 之事務,由地方自治團體自主性的透過對 範基礎?不無討論之必要。我國憲法第一○ 話。溝通的方式,建立合作機制,以解決共 九條第二項規定:「前項各款,有涉及二省以 同關心的問題(蔡茂寅,2003 )。因地方自治 上者,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得由有關各省共 團體所處理之事務,均屬地域性,涉及地方 同辦理。」(憲法增修條文第九條對此規定已 居民切身之事務,其實彼此間具有一定之共 停止適用);憲法第一一○條第二項亦規定: 通性,為立法上的經濟及效益,對於地方之 「前項各款,有涉及二縣以上者,除法律別 給付行政事務、衛生環保、地方稅之課徵等, 有規定外,得由有關各縣共同辦理。」就憲 由同級或不同等級之數個以上地方自治團體 法本文之規定而言,憲法並未禁止地方自治 採取跨區域的合作,一方面可以避免地方自 團體間跨區域合作之可能,亦採容許之立 治團體相互推諉而無法辦理,或因相互爭奪 場。申言之,地方自治團體對於自治事項, 而致引發爭議;另方面地方自治團體,藉由 本有自為立法並執行之權,彼此間對共同事 鄉鎮市之間,縣與縣(市)之間的合作,以 務跨越其自治區域,對其共同辦理之事務, 較節約人力經費之方式,進行跨區域的合作 尋求共同解決的機制或制定共同遵守之自治 為之,自當為地方自治團體欲尋求之解決之 法規,對該特定區域之人或事務加以規制, 24 林文清 張茹娟 本當符合地方自治制度保障之精神。反觀, 地方自治團體跨區合作之相關細部之規定及 地方制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直轄市、縣 配套措施,致使討論此一議題,便有下列疑 (市)、鄉(鎮、市)自治事項如涉及跨直轄 義存在: 市、縣(市)、鄉(鎮、市)事務時,由共同 一、所謂跨區域合作之事項為何?除固有事 上級業務主管機關統籌指揮各相關地方自治 項外,是否包含義務性的自治事項、委 團體共同辦理,必要時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 辦事項在內? 關得指定其中一適當地方自治團體限期辦 二、地方自治團體之間到底可藉由何種方式 理。」就此規定而言,地方制度法似又採取 共同遂行其行政任務? 相反之態度,對地方自治團體之共同辦理, 三、地方自治團體跨區域事務合作勢必訂定 由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關統籌指揮辦理,或 共同規範之標準以為依據,則聯合立法 指定其中一適當地方自治團體限期辦理,對 的問題於焉產生。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