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尖煤矿西翼采区矿井水害浅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河尖煤矿西翼采区矿井水害浅述

三河尖煤矿西翼采区矿井水害浅述   摘要: 三河尖井田位于滕县背斜储水构造水文地质单元的西南侧。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型,自1988年投产以来,本区一直在山西组有采掘活动,水量很少自2001年开采太原组21煤后,出现突水事故,论述该区主要水害隐患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含水层组;含水层水力联系;水闸墙;构造水   中图分类号:TD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520082-01      1 井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1 井田地质   三河尖井田位于滕鱼背斜向西南的延伸部分。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切割,形成了一套不完整的NE向次一级复背斜构造,以龙固背斜为主体向东西两翼又伴生张庄向斜、王庄背斜、吴庄向斜及三里庙向斜等次一级的向背斜构造及逆断层,逆断层(F2)未切割K-J新地层;后经燕山期剧烈的构造运动,产生一系列较大张性断裂,切割K-J地层,破坏了龙固背斜的完整性,伴随有岩浆岩侵入。   影响本区的断层主要是张庄断层,该断层为区域性正断层,走向NNE,刘庄区内走向N60°E,总体呈向ES凸出的弧形,倾向SE,倾角55~75°,西升东降,落差100~265m。在井田中部分叉为二,即张庄支断层。对煤层破坏较为严重,是三河尖区与吴庄区的分界断层。   1.2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1.2.1 矿井主要含水层组划分及特征   根据含水层岩性特征,空隙性质及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的含水层组。   1)孔隙潜水~承压含水层组   主要由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厚度184.70~262.75m,平均厚度222.00m,西厚东薄。   2)裂隙承压含水层组   ① 侏罗~白垩系下部砂砾岩裂隙承压含水层组   厚度55~180m。以紫红色~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及砾岩组成。该含水层富水性主要取决于裂隙发育程度,是局部以静储量为主的弱含水层。   ② 上石盒子组底部奎山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奎山砂岩厚度0~66.5m,平均50.00m,以硅质胶结的粗粒砂岩为主,分布于张庄向斜的深部。局部裂隙发育,但裂隙连通性差,易疏干性强,是以静储量为主的弱含水层。   ③ 下石盒子组底部分界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该含水层裂隙较为发育,但联通性差,富水性弱,是以静储量为主的弱含水层。   ④ 山西组7、9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组   本含水层组以中细粒砂岩为主,为开采7、9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7煤顶板砂岩平均厚度12.44m,9煤顶板砂岩一般在10~20m,东薄西厚,该含水层富水性弱,是以静储量为主的弱含水层组。   3)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组   ① 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组   该含水层组由13~14层灰岩组成,平均厚度29.54m,占本组厚度17.8%。富水性弱,加之该含水层埋藏较深,结合井下太原组充水特点,太原组是以静储量为主的弱含水层组。   ② 奥陶系石灰岩裂隙岩溶承压含水层   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组,为区内强含水层组,在张扭性断层带上是富水的。21102工作面、F7断层奥灰水突出,证明了该含水层富水性及透水性强且变化大,对矿井开采太原组煤层具有一定的威胁。   1.2.2 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1)第四系上部潜水含水层组直接接受地表水,大气降水的补给,并受季节性影响,水位变化较大。   2)第四系中上部承压含水层组由于受其下部粘土隔水层的作用与底部粘土质砂砾含水层水力联系微弱,以垂直越流补给为主。   3)第四系底部粘土质砂砾含水层,由于受其下部较厚的侏罗~白垩系地层(相对隔水层)的隔水作用,与煤系地层各含水层无直接水力联系。   4)侏罗~白垩系底部砂砾含水层底界面距7煤顶板一般大于50m,仅在风化带与分界砂岩含水层局部发生水力联系,但对矿井开采影响微弱。   5)奎山砂岩、分界砂岩含水层均以静储量为主,前者仅在张庄向斜深部发育,对矿井开采无影响;后者在山西组煤层采动时,可能通过断层导水裂隙带或冒落导水裂隙向下越流补给7煤顶板砂岩含水层,对7煤工作面开采有影响,但对矿井构不成大的威胁。   6)山西组7、9煤顶底板砂岩含水层组为开采该煤层时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从目前开采山西组煤层矿井充水特征分析,矿井涌水量的大小直接取决于该含水层的厚度、岩性、裂隙发育程度及其裂隙的连通性。   7)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富水性弱,其中四灰为开采山西组煤层的间接充水含水层;八灰、九灰、无名灰、十二灰,为开采太原组煤层时的直接充水含水层。根据井下揭露该含水层组的涌水情况,主要为断层裂隙带富水。   8)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属区域性强含水层,为区内煤系地层各含水层的间接补给水源。其补给方式:以越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