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山甘蓝京丰一号“3414”肥效初步的研究
高山甘蓝京丰一号“3414”肥效初步的研究
摘 要:以京丰一号结球甘蓝为试料,在湖北利川海拔1 645 m产区开展“3414”肥效试验,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甘蓝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地的基础肥力甘蓝产量为3 790 kg/667 m2,相对产量为66.50%,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甘蓝产量,每667 m2的N、P2O5、K2O用量分别15.0,4.8,8.5 kg,单产为5 699 kg/667 m2,缺氮、缺磷、缺钾的相对产量分别为73.73%、92.42%、82.33%;施氮量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4 119.7+166.75x-5.195 6x2(R2=0.884 7*),施磷量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 5 156.6-13.312x+11.936x2(R2=0.411 8),施钾量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4 640.9+183.05x-9.010 4x2(R2=0.909 8*);氮磷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NP=6 344.76-18.46N-537.81P-3.97N2+17.27P2+32.07NP(R2=0.832 4*),氮钾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NK=4 577.34+64.02N-32.40K-3.64N2-1.80K2+7.41NK(R2=0.983 2*),磷钾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PK=4 353.66+11.79P+132.42K+12.16P2-4.46K2-3.16PK(R2=0.736 7*);氮磷钾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NPK=3 815.6+63.8N-113P+234.7K-5N2+7.6P2-5.9K2+19.8NP-0.34NK-20.8PK。
关键词:高山甘蓝;京丰一号;“3414”肥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635.1;S14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10-0054-05
利川市是湖北的蔬菜重点产区,甘蓝是该市的主要蔬菜品种,常年种植面积在10 000 hm2以上,年产量超过4.5万t,年产值为3亿元人民币。京丰一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育成的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良种[1],人们在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4]。“3414”是一种复因子试验设计方案,能够较好地回答单一试验无法解决的问题[5],在肥料试验上应用广泛[6~8]。为了充分挖掘该品种的生产潜力,我们在甘蓝京丰一号上开展了本试验,获得了初步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结球甘蓝京丰1号(由利川大地商贸提供);试验地点设在利川市汪营镇天上坪村2组,试验地面积4 667 m2,地处东经108°36.6′55″,北纬30°13.4′53″,海拔1 645 m,属利川高山生态蔬菜基地;试验地土壤为石灰岩棕壤土,质地中壤,土层深厚,肥力中等。试验施肥前采集土壤农化样,采用常规测试[9]分析得知,土壤含全氮2.3 g/kg,有效磷23.0 mg/kg,速效钾92.7 mg/kg,有机质59.3 g/kg,pH值4.92。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4”试验方案。根据利川市土肥站制定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判定试验地肥力水平中等(缺乏),甘蓝推荐施肥指标分别为纯N 15 kg/667 m2、P2O5 4.8 kg/667 m2、K2O 8.5 kg/667 m2。“3414”各处理肥料用量见表1。
试验小区面积20 m2(5 m×4 m),试验区四周留走道60 cm,便于观察和农事活动,周围种植保护区。试验用肥料为46%尿素、12%过磷酸钙和50%硫酸钾,各小区不同时期用肥量按各处理折纯量计算。
1.3 试验实施
京丰1号7月11日移栽,单株单行,行距50 cm,株距40 cm,每小区100株, 密度3 333株/667 m2。移栽时穴施底肥,8月15日按处理要求追肥。8月12日、25日分别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 g+10%吡虫啉粉剂20 g+叶芭高能抑菌液肥48 g+55%杀单?苏云菌50 g+40%啶虫脒4 g对水60 kg喷雾,防治甘蓝病虫害。10月15日收获,按小区计实产,全生育期94 d。
1.4 数据分析
试验采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分别按施肥量与产量的三元二次、二元二次、一元二次效应关系回归模型拟合相应效应方程,按最大边际效应求取偏导函数,预测所试田块氮、磷、钾养分的最高施用量与产量和最佳经济施用量与产量[5]。参考预测结果推荐确定所试田块和其代表区域内其他田块甘蓝的合理施肥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组合对甘蓝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的甘蓝产量均比不施肥高,处理6氮磷钾中等水平产量最高,缺氮和缺钾处理2、8的产量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