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人报复社会案件心理剖析
个人报复社会案件心理剖析
摘 要:近年来,我国各地不断发生个体因对社会不满而滥杀无辜、犯罪对象泛化、犯罪手段暴力、犯罪后果严重的恶性案件。此类犯罪行为有着不同于传统犯罪的特征。本文通过对此类案件犯罪主体的心理及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其发生机制,为制定防治此类案件的对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个人报复社会案件;心理特征;心理对策
近年来,我国各地不断发生个体因对社会不满而滥杀无辜、犯罪对象泛化、犯罪手段暴力、犯罪后果严重的恶性案件。例如,2001年的石家庄靳如超爆炸案,2009年湖南安化杀人纵火案、湖北随州特大杀人案,2010年福建郑民生血案,2012年广西平南砍杀儿童案,2013年厦门公交车纵火案、北京首都机场爆炸案、山西太原爆炸案等。此类犯罪是由单个行为人为了达到发泄私愤、报复社会、制造影响的目的,以极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运用爆炸、砍杀、放火、枪杀、车撞等暴力手段,以不特定人为侵害目标,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行为,故称其为个人报复社会型案件。
1 报复社会案件犯罪主体的心理特征
(一)行为人具有强烈的相对剥夺感
此类犯罪的行为人都是平均年龄为四十岁左右的男性,且基本可以归入社会弱势群体之中。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人,也就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如失业工人、失地农民、农民工、残疾人。
此类犯罪行为人往往是无业、失业人员或农民工,他们经济收入微薄、社会地位低下、话语权不足;他们曾多次遭受挫折,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成员,因而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例如,制造校园屠童血案的郑民生,在工作中努力踏实但总与升职无缘,由于经济状况不好而导致其恋爱不顺,人到中年却无房无车,婚姻问题无法解决。在遭遇无数次挫折后,他认为社会对己不公,进而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屠童行为以引起注意,达到其报复社会的目的。
(二)行为人有较强挫败感和心理阴影
综观此类案件行为人的成长过程,其早年或多或少有过被欺压、被凌辱的经历,成长道路上充满挫折感和浓厚的心理阴影。他们在一个群体中往往是最没有发言权、最本分、最老实的人,甚至当其罪行暴露之后,以往认识他们的人都无法相信这样一个默默无闻、内向的老实人会实施如此残忍的犯罪行为。例如,制造石家庄爆炸案的靳如超,根据其日记所述,九岁因病导致的听力障碍及家庭纠纷是其心态扭曲的直接原因,从孤独与猜忌,到仇视与报复,可以说是靳如超这一生心理演变的人生轨迹。与此类似的还有制造厦门公交纵火案的陈水总,他年近六十岁,和妻子皆无固定工作,因外出打工,低保被取消,并因此多次上访。他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
(三)以报复社会、引起公众注意为犯罪目的
与普通犯罪行为人以非法占有财物或报复特定个人的犯罪目的不同,个体报复社会型犯罪的行为人虽然也追求人员伤亡的危害后果,但这只是实现其犯罪目的的手段,他们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这些行为造成强烈的社会震荡,从而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报复。它们侵害的是整个社会管理秩序,影响的是公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例如,北京首都机场爆炸案的行为人冀中星,他曾在广东打工时,因为一件交通违规的小事被治安民警带进派出所殴打至瘫痪,从而丧失劳动能力。冀中星对此提起民事诉讼,但因证据不足,二审宣判仍败诉,在司法途径之外,冀中星还试图通过媒体给自己“伸冤”。在司法与媒体途径维权受阻后,上访成为冀中星最后的手段。他在多次上访后诉求仍无法满足,只能孤注一掷采取这种“同归于尽”的方式解决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报复社会,制造轰动,引起关注。
(四)行为人倾向于外部归因,多具有反社会型人格
普通人的生活难免遭遇挫折,大多数人在遇到问题时会通过一些合理合法的方式去解决,而犯罪主体遇到挫折之后只会寻找客观原因,外部归因,并将问题夸大。行为人错误地将挫折发生的原因完全归咎于他人和社会,将挫折引发的愤怒外罚于社会,并通过报复社会的方式应对挫折。此类犯罪的实施者大多具有反社会型变态人格。反社会人格是指个体在社会行为上具有违反社会规范的倾向,具有为利己目的而伤害别人时永不感到愧疚的异常性格。反社会型变态人格主要有以下特征:冷酷无情,缺乏爱心和同情心;道德感缺失,无社会规范,无责任感;对挫折承受力差,并且受挫后悔产生暴力攻击行为;社会适应不良,不能维持长久人际关系,易变化;对错误行为没有罪责感和内疚感;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冲突时,总归咎于别人。
2 报复社会案件犯罪主体的行为特点
(一)犯罪行为所指向的对象为社会不特定人群
与一般犯罪行为针对特定对象实施不同的是,个体报复社会型犯罪的侵害对象具有不特定性,报复对象泛化。行为人以报复社会、宣泄不满情绪为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丙泊酚及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100例剖析.doc
- 丙泊酚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剖析.doc
-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100例临床效果剖析.doc
- 丙烯腈吸收塔液泛原因剖析及对策.doc
- 丙烯酸生产概况及市场剖析.doc
- 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剖析.doc
-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剖析.doc
- 丙种球蛋白结合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效果剖析.doc
-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的设计.ppt
- 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剖析.doc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 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及相关病媒生物、特殊物品知识试卷.docx
- 国境卫生检疫相关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数学二轮热点题型追踪与重难点专题突破(新高考专用)热点专题 2-6 函数与图像(解析版)【8类题型】- 2025年高考数学热点题型追踪与重难点专题突破(新高考专用) .docx
- 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及海关行政许可相关知识试卷.docx
- 《大学生安全教育》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附标准答案).docx
- 《初级会计实务》试题题库大全及答案详解.docx
-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docx
-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护理管理与组织相关知识试卷含管理者技能等考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