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杜甫的个性气质、生活经历、文化修养、人格精神、艺术追求、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
的差异:
李白的一生都徘徊在出仕与高蹈之间。他出身于一个富有、教养良好的家庭,他五岁诵六甲,
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风流倜傥、豪放不羁、爱好剑术、崇尚游侠,二十五岁前便饱览了家乡蜀中的名山大川,二十六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的少年时代
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李白诗歌
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
与追求。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
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
与失望的情绪,但他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直到李光弼出征东南,
他半道病还,病逝为止。正是李白受到良好的教育,又具有 “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
世思想,同时,道教思想贯穿他的一生。因此,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与失败不停地来回,
使他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同时,
有具有浪漫情怀和独立不拘的性格特点。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国家饱受战乱侵略,百姓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杜
甫长在一个奉儒守素的家庭之中,他一生都在谋求获得官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他一
生都相信自己能有朝一日“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他的青年时代是一段南北漫游、裘马
轻狂的回忆,33岁遇到李白结下一段千古的友谊。同许多唐代诗人一样,他怀着巨大抱负,
一心想要为国家尽力。但到了公元740年,他参加一次李林甫设好骗局的考试,落第之后不久,又回长安,数度希求汲引,但都落空。十载长安,历尽心酸。同时,他看到了民生疾苦,
时刻关心国家安危。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
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
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安史之乱后,他几经周折,当官、被贬。最后开始了他晚年漂
泊西南的生活,并最终病死与穷困潦倒之中,十分凄凉。身世遭遇使杜甫形成其独特的创作
风格。
艺术风格是作品文本所独具的一种风采,作品通过它证明自身的价值,作家通过它证明自身
的存在,读者通过它理解和把握作品并从而认识作家。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而杜甫是现实
主义诗人。 李白的诗主要描写理想的生活图景,杜甫的诗主要是揭露悲惨的现实生活。李白
的诗风雄奇奔放,气势磅礴;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朴实深厚。李白的诗以丰富的想象、奇
特的意境、夸张的手法、华丽的语言,抒发热烈奔放的情感;杜甫的诗以丰富真切的生活体
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博大深厚的思想内容、忧国忧民的感情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李
白是浪漫主义的诗仙,天纵英才,神出鬼没,奇幻百变,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杜甫是现实
主义的诗圣,脚踏实地,深入细致,力透纸背,震聋发聩。李白是云端上的织梦人,杜甫是
苦难大地的悲歌者。
下面从创作角度来看李白、杜甫这两位大师的诗歌风格。
(一) 题材的选择与处理
客观事物本身是有自身特定的“风格”色彩的。从作家在作品中所选择的特有题材,可以看
出作家不同的精神个性、审美情趣。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主要描写理想的生活图景,
借助惊人的幻想、神话、历史故事。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
现象毫无顾忌地蔑视和抨击,他毫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和追求,却又无法与腐朽势力
及利欲之徒同流合污。李白写任侠、求仙学道,写祖国的壮丽山河,抒发个人失意的不平,
暴露与抨击的黑暗政治。
在《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中他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表现了他对道家的崇信和对儒家的嘲弄和摆脱世情追求
神仙生活的感情。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描写奇幻的梦境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最
后他说“安能催眉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表明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志向。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国家饱受战乱侵略,百姓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杜
甫的诗大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杜甫的诗主要是揭露悲惨的现实生活。他也写
祖国的壮丽河山,也抒发个人的失意不平,也暴露与抨击黑暗政治,而他反应当时现实最为
动人的,则是那些描写贫富悬殊、战乱灾难、民生疾苦的诗篇,他记述的是时事,反映的是
历史真实场景。杜甫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忠实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命运。杜甫严格的写实方
法的一个特点,就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反映出生活的本质。
例如,《兵车行》写咸阳桥头哭夫别子送行的场面,形象生动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