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可持续发展研究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力资源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刚义 李媛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王秀岩 大连红月亮儿童图书馆
项目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1YJA840020)。
摘要:本文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及对其的救助为研究对象,描述以民间救助为主要形式的救助工作的现状,总结在救助过程中遇到的诸如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人权保障、公信力不足、人员匮乏等问题,结合救助实际,提出了促进服刑人员未成年 子女救助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服刑人员子女 儿童村 可持续发展
一、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现状
目前仅有的一份关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整体生活调查报告是2005年由司法部调查编写的《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基本情况调查报告》。该报告以全国31个省(区、市)所有在押的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为样本,对我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截至2005年底,在我国监狱服刑的156万在押犯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近46万人,占在押犯总数的30%左右,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逾60万。其中,94.8%的孩子并没有受到过任何形式的社会救助,生存状况堪忧。
在现阶段我国民政部门还未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纳入社会救助对象时,民间救助力量如北京太阳村、大连儿童村等自发行动并形成专项救助特殊孤儿“太阳村体系”,弥补了政府和其他慈善组织救助的空白地带,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专项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的民间慈善机构共有9家,统称“太阳村体系”。截止2013年底,有近1000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得到了9家太阳村集中养护(不包括分散助养几千人)。民间组织确实在政府缺位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生存的困境。但民间救助力量起步晚、起点低、机构数量较少、力量薄弱,救助模式相对单一,救助的范围也受到限制,救助资金来源不稳定,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缺乏政府政策支持,有多重因素制约着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在民政部以民发﹝2014﹞19号印发《关于建立儿童福利领域慈善行为导向机制的意见》中,明确了建立儿童福利领域慈善行为导向机制的总体思路,强调坚持“自觉自愿、注重引导”、“明确主体、公平开放”的基本原则,逐步实现社会力量和政府力量在儿童福利领域的对象互补、项目互补、实现方式互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对未纳入制度保障的困境儿童的救助和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在进行经济援助的同时更加侧重于提供服务。《意见》为民间救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支持,也就是说,凡是有爱心有条件的个人、慈善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机构,都可依法依规开展关爱儿童的慈善活动,反对以各种不正当理由搪塞和阻止社会力量提供正常的慈善帮扶,形成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最大合力。
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过程中问题分析
1.法律法规的缺失
尽管在一些关于未成年人的保护的法令条例中提到过特殊儿童的救助以及儿童福利,但国家对于他们所拥有的基本的人权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造成在实际生活中如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特殊群体的人权还是未得到切实有效地保护,并且长期被社会所忽视,甚至遭到社会的白眼歧视。
现行法律法规中涉及服刑人员子女的规定,只有在《监狱法》第十九条规定中有所体现: 罪犯不得携带子女在监内服刑。对父母服刑期间无人照管的未成年子女,目前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由谁来履行监护职责。按照国家政策,能进福利院的主要是孤残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不属于民政部门的救助对象;免书本费、免学杂费、补助住宿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只有国家级贫困县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享受。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救助陷入了法律和政策的“空当”。
而在大连儿童村以及其他机构救助的特殊孤儿中,由于他们父母的原因,他们的身份很多难以得到确认,他们一定时期存在的合法权利将无法得到保障。将儿童的身份户籍权利与父母的婚姻和计划生育政策遵守状态剥离,让这些特殊儿童拥有合法身份,并在此基础上进入社会保障体系,是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2.政策落实不到位
根据2006由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等6部委共同发布的《关于开展为了明天--全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行动的通知》规定: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工作并检查落实是各级综治办的工作,其中公益事业、特教学校可以无偿使用划拨土地。但以大连儿童村为例,
2013年7月,大连儿童村第二次搬迁,迁址旅顺口铁山街道韭菜房村,新址上的儿童村房屋和设施完全是民间力量新建的。在此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3《弗兰肯斯坦》译文.docx
- Zippo2008原版年册完整集合DE系列.pdf VIP
- 2025年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体育赛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报告.docx
- 纪委监委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基于“劳动育人”理念的家校共育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研究.docx VIP
- 2025年价格鉴证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0).docx VIP
- 相声艺术讲座——基本结构.pdf VIP
- 雨课堂学堂在线《生心理健康教育(广州中医药)》学堂云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 黄金分割(北师大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pptx VIP
- 运输服务优化方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