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尿路感染中医诊治
尿路感染的中医诊治思路 绪论 尿路感染是指从尿道口到肾脏的泌尿道任何部位发生的细菌感染的总称。其中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在感染性病人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尤其多见于女性,约10-20%的成年妇女均曾患过尿路感染。 绪论 尿路感染根据受侵犯的部位而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多发脓肿和肾周围脓肿、输尿管炎。下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尿道炎。 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解剖上的异常,还可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绪论 尿路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以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也日趋严重。因此,人们愈来愈关注中医药在尿路感染中的治疗作用。 一、尿路感染的诊断 (一)定性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痛、尿急、排尿困难等膀胱刺激症状,耻骨上叩痛,或发烧、乏力,腰部脊肋角疼痛时可初步诊断为尿路感染,如尿检有脓尿和细菌尿则可明确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老年患者尿路感染时可无上述典型的膀胱刺激症状,甚至是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为就诊时首发症状,因此尿液检查十分重要。 定性诊断 尿路感染确诊依赖于细菌学检查证实尿路中细菌存在。符合下列指标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尿路感染。 (1)新鲜中段非离心尿革兰染色后油镜观察,细菌>1个/油镜视野; (2)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105/ml; (3)膀胱穿刺的尿培养阳性。 定性诊断 如无尿路刺激的症状,一般要求2次中段尿培养的细菌为同一菌种,防止因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 (二)定位诊断 1.临床症状:上、下尿路感染临床症状的主要区别是上尿路感染时有显著的发烧、乏力等全身症状,而下尿路感染则不明显或很轻微。其次是疼痛部位的不同,上尿路感染的疼痛部位在腰部脊肋角,下尿路感染的疼痛部位在耻骨上膀胱区。 2.实验室检查:膀胱冲洗后尿培养法,双侧输尿管插管分别采取双侧肾脏及膀胱的尿液做细胞学和细菌学检查,是诊断上、下尿路感染的准确定位方法,但是有创伤及引发或加重感染的弊端 定位诊断 符合下列指标之一者均提示肾盂肾炎: 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烧、寒战、体温升高、恶心、呕吐、肌肉酸痛和末梢血白细胞显著升高等; 明显腰痛和腰肋角压痛、叩痛; 尿中存在白细胞管型和(或)颗粒管型; 尿抗体包裹细菌阳性; 尿液NAG酶升高; 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 肾小管功能损伤,如夜尿增多、低渗尿、低比重尿及肾性糖尿。 出现急性肾衰竭、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 肾脏表面不光滑、萎缩或双侧大小不一。 诊断 判断是急性还是慢性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患者存在反复尿路感染史,合并肾小管功能损伤或肾脏形态异常之一者,可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 肾脏形态异常:影像学检查提示: (1)肾盂形态异常:肾盂畸形、瘢痕; (2)肾脏表面不光滑、萎缩或双侧大小不一。 二、辨证治疗 ??????????? 1.膀胱湿热 主证:小便频数,灼热刺痛,淋沥不畅,溺色黄赤,少腹拘急,或有寒热、腰痛、口苦、便结、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则见小便频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湿热阻滞,下窍不利,则见少腹拘急;若湿热内蕴,邪正相争可见寒热,口苦;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犯于肾则腰痛,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 利尿通淋 选方: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基本药物:瞿麦15克,山栀10克,车前草30克,通草5克,灯芯草10克,萹蓄10克,滑石15克,甘草5克,大黄10克。 若兼外感加薄荷10克, 荆芥10克,金银花15克;血尿加白茅根30克,大、小蓟15克 ;小腹坠胀、小便不利者加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 经方应用 方剂:白头翁汤合蒲灰散加减。 白头翁20 g,黄连6 g,黄柏10 g,蒲黄12 g,滑石18 g,败酱草30 g,金银花30 g,瞿麦12 g。 加减:湿热甚者,加山栀子、萆薢、车前子;血尿明显,加大小蓟、地榆;小腹坠胀,小便不利者,加香附、川楝子。 2.肝胆郁热 主证:尿频急、淋沥不尽、少腹满痛,伴见往来寒热、口苦欲饮,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机:肝郁化火,下移于膀胱,故尿频急,淋沥不尽;少腹为肝经所经过之处,肝郁气滞,经脉不利,故少腹满痛;苔黄、脉弦数,皆为肝郁气滞化火之征。 治法:清肝利胆通淋 选方: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基本药物:龙胆草10克 ,柴胡6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泽泻10克,通草5克,生地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