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临床应用(2009,湖南省心电学学习班).docVIP

15-临床应用(2009,湖南省心电学学习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临床应用(2009,湖南省心电学学习班)

倾斜试验在晕厥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王成 一、概述 晕厥是晕厥指突然发作的短暂意识丧失,同时伴肌张力降低或消失,持续几秒至几分钟 自行恢复,其实质是脑血流量暂时减少,是院前急救时经常遇到的一组症候群。18岁前 15% 的青少年至少有过 1次晕厥发作经历,20岁学生中 20%男性和 50%女性至少有过 1次晕厥发 作。晕厥发病率存在年轻人(15 岁左右)和老年人两个年龄高峰,女性是男性的 2 倍(见 图 1),长沙市中学生 28.9%有过 1次晕厥发作经历。。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一种最常见 的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具有以下特点:①病因诊断困难,涉及面广,误诊率高,约 40%-60%的晕厥患者经过各种检查找不到病因。②发病率及复发率均较高,其发病率占综合 性医院急诊科患者的 3%-5%,住院患者的 6%。有不少患者发生晕厥后并未就医,因此该病的 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③晕厥导致的并发症多,轻度损伤(如皮肤破损)占晕厥患者的 29%, 反复晕厥者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占 12%。 图 1 VVS发生率与年龄关系 二、晕厥分类 1.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POTS)、直立性低血压(OH)、境遇性晕厥(如咳嗽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吞咽性晕厥、屏 气性晕厥、排便性晕厥、梳头性晕厥、颈动脉窦过敏)。 2.心源性晕厥 心律失常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室性心动过速; 室颤;长 Q-T间期综合征;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非心律失常性(肥 厚性心肌病;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包 压塞;二尖瓣脱垂)。 3.神经源性晕厥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复杂性偏头痛、惊厥 发作。 4.代谢性疾病导致的晕厥 低血糖、电解质紊乱、过度通气、药物中毒(主要是镇静 剂、抗精神病药)。 5.精神神经疾病导致的晕厥 癔症、重度抑郁、假性惊厥发作、焦虑症。 三、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机制 VVS发病机制虽未完全明了,但目前认为主要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反射存在障 碍有关。当人在直立位时,约有(300-700)ml血汇集在肢体远端,降低了心室充盈量及在主 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水平,使位于这些部位的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兴奋性降低、由脑 干传出的交感神经信号增强,使心脏收缩增强、血管收缩、心率增快,从而维持血压,保证 脑部血供。因此,正常人直立倾斜试验(HUTT)表现为心率增快、收缩压稍下降而后回升, 舒张压升高,平均动脉压不变,而无晕厥表现,结果为阴性。VVS患儿上述反馈环则发生混 乱。直立位时下肢静脉的过度充盈引起心室容量降低和心室过度收缩,激活了位于左心室后 下壁的室壁压力感受器,错误地通过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神经冲动,传出 到心和脉管系统的交感活性降低、副交感活性增强,出现血管舒张、伴或不伴心动过缓,随 即发生低血压、脑供血不足,导致晕厥。此即 Bezold-Jazisch反射(贝-雅反射)。HUTT正 是利用该反射机制再现 VVS发作。在 VVS患儿由直立诱发晕厥及晕厥先兆发生时,心脏舒张 期的脑血供速度有明显下降。当大脑血流平均速度持续降低40%时,即使没有发生低血压, 也会出现晕厥或晕厥先兆。 四、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表现 1.发病诱因 如体位改变(特别是由卧位、下蹲位、头低位及坐位突然改为立位)、头 部突然转动、Valsalva 动作、剧烈咳嗽、排尿、紧张或站立过久、受到开放或闭合创伤、 失血、献血或看到流血、患者精神状态、是否服药(如氯丙嗪类)等。 2.晕厥先兆 不同类型晕厥发作前可有各自不同的晕厥先兆,如头晕、耳鸣、黑朦、 心悸、面色苍白、胸痛、胸闷、出汗、乏力、呼吸困难、恶心、脉搏增快或减慢等。 3.晕厥发作 可出现意识丧失、皮肤及口唇发绀、抽搐、牙关紧闭、口眼歪斜、流涎、 大小便失禁、皱眉等,或出现晕厥引起的其他意外伤害,如皮肤外伤、骨折等。 五、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步骤 (一)采集病史 晕厥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良性发作到突然猝死均有可能,多发生于直立位。症状包括 全身肌肉无力,失去维持姿势张力而不能保持直立位和意识丧失。患者常感乏力,然后产生 眼花、物体晃动感,知觉变模糊、困倦或嗜睡,眼前冒金星,视力暗淡、耳鸣、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或晦暗,意识丧失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少数病人在意识丧失开始前出现短暂 紧张性痉挛。 (二)体格检查 发作时面色苍白,意识丧失,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可测量不出,呼吸微弱。平卧后 脑血流恢复正常灌注,脉搏可触及,面色开始恢复,呼吸深促,意识迅速恢复。 (三)辅助检查 1.心电图:了解是否存在心律紊乱、心肌缺血、预激综合征等。 2.动态心电图:对于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