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国建筑史4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BC3500-BC539) 一. 自然状况和社会背景: 二. 建筑特点(以世俗建筑为主) 二. 建筑特点: 三. 建筑实例: 三. 建筑实例: 三. 建筑实例: 三. 建筑实例: 三. 建筑实例: 三. 建筑实例: 三. 建筑实例: 三. 建筑实例: 三. 建筑实例: 三. 建筑实例: 三. 建筑实例: 三. 建筑实例: 三. 建筑实例: 四. 小结: The End Thanks for watching * * 主讲、制作:胡云杰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 自然环境:农业社会,平原 缺乏石材、木材,大量使用土坯 ? 宗教特点:“来世”的概念极为淡薄。 ? 民族间交往频繁,贸易活动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建筑有共同的特征。 ? 历史分期不明显,不清晰 1.高台建筑:山岳台,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当地居民的天体崇拜与山体崇拜结合而成的宗教建筑物。 ?体现了纪念性建筑的集中式高耸构图的建筑处理手法;一般为7层,逐层缩小,有坡道或阶梯通达每层;最上面有神堂(庙宇) ?与两河流域下游平原地区的广大背景相适应。 ?古埃及的金字塔与其有渊源关系。 ?对伊斯兰建筑有深远影响。 2.住宅:粘土和芦苇造房,土坯砖,设内院,房间很窄,长向发展,卧室朝北(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3.饰面技术:土坯?上钉陶钉?天然沥青?沥青贴石片贝壳?琉璃砖。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陶钉 琉璃砖 1.乌尔的山岳台: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观象台,崇拜天体。生土建筑,外面贴一层砖,三层高台,三条大坡道。最上面是月神庙,总高为21米。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2.萨艮王宫: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2.萨艮王宫: ? 概述(BC722-BC705),平台高18米,边长300米 ? 宫殿:分区明确,多院落组合 建筑:跨度小,进深大 墙体厚(3-8米),筒形拱,下部石砌墙裙,上刻浮雕或彩色琉璃砖。 大门:门洞口两侧和雕楼转角处的人首翼牛像(五腿兽)——体现了亚述文化的特点,是其建筑装饰的标志。体现了雕刻家的艺术独创精神,不受常规的束缚,考虑人具体的观赏角度。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萨艮王宫大门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3.帕赛玻里斯宫室: 入口台阶 门楼 接待厅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3.帕赛玻里斯宫室: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3.帕赛玻里斯宫室: 大殿 接待厅:柱子特点与埃及截然不同,细长比是1:12;使用面积达95%,空间开阔;墙厚达5米;继承了两河流域和爱奥尼人的建筑传统。 百柱厅:柱子分柱础、柱头、柱身三部分;柱头高度占整个柱高的2/5,不合结构逻辑;继承了亚述人的公牛柱头。 ? 平面布局:高台高15米,450x300米。北区:西北角建大门;东南区:财库;西南区:后宫。 ? 入口与大台阶:石雕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3.帕赛玻里斯宫室: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帕赛玻里斯宫室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4.新巴比伦城: 新 巴 比 伦 城 平 面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该城横跨幼发拉底河两岸;平面近方形,边长1300米;城内道路相互垂直;城外有护城濠,城墙上有250个塔楼,100道铜门;南北向中央干道串连着宫殿、庙宇、城门和郊外园地;伊什达门是城的正门,上有用琉璃砖砌成的动物形象,并有华丽的边饰。城门西侧是有名的空中花园,约275*183米。 4.新巴比伦城: (建造于BC626-BC539)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4.新巴比伦城: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那是尼布甲尼撒王的御花园,离地极高,土人高过头頂,高大树木的悬根由跳动的喷泉淋出水沫浇灌’。 ——对空中花园的描写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伊什达门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彩色琉璃砖的动物形象 第四讲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建筑成就:创造了以土为基本原材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手法,发展了券、拱、穹窿结构及彩色琉璃砖技术,发展了夯土和土坯砖的技术。 五. 问题: 两河流域的城市和建筑特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