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州地区一次多单体风暴天气过程剖析
兰州地区一次多单体风暴天气过程剖析
2014年4月14日兰州地区出现的一次多单体风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中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在中低空切变线附近,暖脊和冷槽前部,显著湿区中及高低空急流相交点的左前侧。这样的高低空系统配置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条件、水汽条件及强烈的位势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冰雹大风天气产生的环境条件较好;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及0 ℃和-20 ℃层高度适宜,有利于冰雹的产生;雷达回波上也有明显的降雹特征。
关键词 多单体风暴;冰雹;中尺度天气;过程分析;甘肃兰州
中图分类号 P458.1+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20-0213-03
甘肃省地处高原,植被稀少,地面裸露,多高山峡谷,地形复杂,气温差异大,局部地区容易形成强烈上升气流,对流发展旺盛,并常伴随有阵性降水、雷电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发生。强对流天气及伴随的雷雨大风及冰雹等对民航运输业有非常大的影响,经常造成航班大面积延误,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着航空飞行安全,因此研究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非常重要。本文选取2014年4月14日兰州地区出现的一次多单体风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力图找出一些有用的数据及特征,为以后强对流天气的预报积累宝贵经验,为航空运输安全提供更及时、更准确、更精细化的预报服务。
1 天气实况
2014年4月14日12:00左右,在乌鞘岭偏北方向有小块对流单体生成(图1),并发展向东南偏东方向移动,14:22乌鞘岭出现雷暴天气,之后上游对流云团追赶上此对流云团并进行合并发展,永登县在16:08、兰州中川机场17:46、兰州城关区19:33、兰州榆中县19:48依次出现雷暴天气。其中兰州中川机场出现了中度雷雨天气,10 min平均最大风速达12 m/s,阵风18 m/s。兰州城关区出现了小冰雹。
2 成因分析
2.1 影响系统
由14日8:00高低空系统配置(图2a)可以看出,在700 hPa河西中部沿祁连山区至兰州、甘南有一条切变线,河西中部、青海湖附近及其东北方向有温度脊,在宁夏、甘肃中东部、南部及青海东南部高原为T-Td5的显著湿区,从四川盆地至宁夏、内蒙古西部有一条显著的低空流线,最大风速16 m/s;500 hPa在河西西部、青海中部有温度槽,河西中西部至青海湖有明显切变线;200 hPa从青藏高原至甘肃南部有一条南支急流。由20:00 700 hPa温度脊较8:00向东南方向移动,位于青海东部,切变线位置有所后退(图2b);500 hPa冷槽东移,位于高原东南部的冷空气已经消失,切变线也有所东移,在河西中部祁连山区有显著的干冷空气。地面图上,兰州受锋前热低压控制,且午后热低压不断加强,14:00兰州站3 h负变压达2.9 hPa,说明低层辐合上升运动强烈[1-3]。根据实况对比分析发现:本次中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在中低空切变线附近或前部,暖脊和冷槽前部,显著湿区中及高低空急流相交点的左前侧。切变线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抬升条件,低空西南急流伴随显著湿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而500 hPa河西西部及高原的干冷空气与700 hPa的暖空气造成了强烈的位势不稳定层结,而最终导致了强对流天气的产生,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使得对流云团发展的更加旺盛,也有利于冰雹的产生[4-5]。
2.2 有利于冰雹大风天气发生的环境条件分析
章国材编著的《强对流天气分析与预报》中提到:干对流大风是指伴随强雷暴天气而出现的强烈短时大风,风力大于7级,但不出现直径2 cm以上的冰雹和强降水[1]。在本次多单体风暴影响过程中,中川机场最大10 min平均风速达12 m/s,阵风达18 m/s,兰州1 h雨量12.1 mm,冰雹直径小于2 cm,属于干对流过程。干对流过程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强对流不稳定层结,而强对流不稳定层结首先表现在强温度垂直递减率,当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时容易产生冰雹大风[6-8]。取兰州、西宁、民勤和银川4个探空站资料进行分析,因为这4个站所围成的范围正是本次强对流天气所发生发展的范围,这4个站的大气状态可代表这个范围的大气平均状态。由表1可以看出,兰州、西宁和民勤8:00和20:00的温度直减率都远大于对流层的平均温度递减率0.6 ℃/100 m。并且榆中和西宁温度直减率8:00―20:00有很大幅度的跃增,但民勤是减小的。银川8:00的温度直减率较小,但20:00也有所增大。由此可以说明在此范围内,银川以西的范围具有较强的对流不稳定层结,且随时间的推移对流不稳定层结向南移动。另外一个有利于冰雹产生的条件是垂直风切变,章国材总结了冰雹事件的一些环境参数后,将强垂直风切变的阈值定为:ΔV850-3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