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史知识
本是同根生,同曲又同情
—— 篥、胡笳、羌笛、芦管在唐诗中的同质化
撰文/海滨
篥(bì lì)、胡笳、羌笛、芦管等 584:“ 篥者,笳管也,卷芦为头,截竹
吹奏乐器有一定的亲属关系又存在细微差 为管,出于胡地。制法角音,九孔漏音,
别。 五音咸备。”段安节《乐府杂录》曰:
胡笳,又称笳,古代的一种吹奏乐 “ 篥者,本龟兹国乐也,亦曰悲栗,有
器,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一般 类于笳。”陈 《乐书》:“芦管,截芦
用芦苇制成哨,装在木或羊骨制的无按 为之,大概与 篥相类,出于北国也。”
孔的管上吹奏,笳为历代鼓吹乐的必备 羌笛,源于羌族的吹奏乐器,汉代即已流
乐器,由于其音色悲凉,故又有悲笳、 行,竖吹,多为双管。“笛者,羌乐也,
哀笳之称。《太平御览》卷581引《蔡琰 古有落梅花曲。” (《乐府杂录》)
别传》:“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 从历史记载和形制、材质来看,这几
乐也,故谓曰胡笳。”《太平御览》卷 种乐器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以至于
左: 篥图(陈 《乐书》)
右:芦管图(陈 《乐书》) 篥 笛子
102 文史知识 2011.5
牛龙菲先生经过多角度繁杂细致的考证, 粗豪嫌 篥,细妙胜参差。
4 4
认为“羌笛、羌管、胡笳、 篥,皆是中 (白居易《听芦管》)
国由远古始祖气簧乐器——卷叶之角——
笳发展而来的复合簧(双簧)哨管乐器的 即使考虑到同义连用和对举的可能
同器异名。⋯⋯唐人所谓的‘羌笛’, 性,这些诗例还是足以证明 篥、胡笳、
已是高度发达的乐器,其最高形态是为 芦管、羌笛等吹奏乐在音响效果上的细微
篥。” (牛龙菲《古乐发隐——嘉峪关魏 处还是有差异的。但通过对大量的唐诗的
晋墓室砖画乐器考证》新一版,甘肃人民 考察解读, 篥、胡笳、羌笛、芦管等吹
出版社,1985,331页)我们从唐诗入手, 奏乐器在唐诗中更多地呈现出同质化倾
经过梳理发现,这几种“本是同根生”的 向。这种同质化倾向体现在异器同诗、异
乐器具有细微的差别,唐人的有些诗句是 器同曲、异器同情等三个方面。
有所透露和反映的。孟浩然和沈宇在诗中
一 异器同诗
将羌笛胡笳连用:
在大多数唐代诗人的观念里, 篥、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 胡笳、羌笛、芦管这些乐器名往往互相
4 4 4 4
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 通用,似乎没有太明显区别,反映在创作
儿。 (孟浩然《凉州词》) 中,就是同一首诗中以不同的名称来确指
菊黄芦白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