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奇康湖石窟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吐鲁番奇康湖石窟剖析

吐鲁番奇康湖石窟剖析   内容摘要:奇康湖石窟位于新疆吐鲁番,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曾到此地挖掘遗址和窃取壁画。洞窟分为南北两寺南寺有7窟,北寺有4窟,洞窟形制与组合各不相同,壁画破坏较重,但残存内容丰富。   关键词:奇康湖石窟;洞窟形制;壁画内容   中图分类号:K8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8)05-0025-05      奇康湖石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胜金乡,地处火焰山北坡中部、木头沟水库上游与胜金沟水汇合点的北面,西距奇康湖水库六百余米,东距胜金台镇4.5公里,位于东经89°35′24″、北纬42°57′18″,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柏孜克里克、胜金口和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伯西哈尔等石窟同处于木头沟水库旁,共同组成木头沟佛教建筑遗址群。1999年奇康湖石窟被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原有一个小而浅的湖,称为奇康淖尔。古代,湖中央相邻的两座小岛上曾建有佛寺,湖的东、西、北岸上也建有佛寺,现仅存湖西南与山谷交汇处的石窟了。      一 外国人于此的探险活动      和吐鲁番地区其他石窟一样,早在20世纪初,奇康湖石窟就引起外国探险家的注意,遭受到了挖掘和窃取。首先是由皇家资助的德国吐鲁番探险队来到这里。由勒柯克(V?Le Coq)任队长、巴图斯(T?Bartus)参加的第二次吐鲁番考察队于1904年11月到达吐鲁番,先挖掘高昌故城,后于1905年3月到奇康湖进行考古探查,据勒柯克说,这里是“外国人从未去过的地方”。他所著的《高昌 吐鲁番古代艺术珍品》和《新疆的地下文化宝藏》两书中都记叙了考察这里的情况。他在《新疆的地下文化宝藏》中写道:“我们仔细清理出土了几个精美的头部塑像,明显具有观音的特点,以及一些写画在纸上和丝绢上的文书和艺术品。”并且对峡谷中石窟寺内的壁画进行盗剥割取,他说“花了很大功夫才剥离下来”。在《高昌一吐鲁番古代艺术珍品》中他又指出:“这些画比在高昌和木头沟的大多数壁画还要早,从绘画风格上看,在前室拱形顶部上面画着藻井,拱顶与下墙连接处、甬道入口的上方画着两行飞天,她们正在演奏各种乐器。在塔柱前壁佛像背光两侧,画着站立的和尚或菩萨。佛光是黑绿相间的锯齿形线条,底色为白色;在佛光的边缘,画着一些小型佛像,小佛像的头光和背光涂以金粉。可能属于第5或第6世纪的作品。”但是,他在《新疆的地下文化宝藏》却又认为:“这些壁画虽然已经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坏,但却是一些非常珍贵的7世纪时期的作品。”   1906年12月,德国第三次吐鲁番考察队队长格伦威德尔也来到这里进行发掘,他在考察报告《中国突厥故地的古代佛寺――1906年―1907年在库车、焉耆和吐鲁番绿洲的考古工作》中叙述:这里有6座洞窟,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前面是宽广的平台,其上方的山脊上有三座佛塔。他记录了第1和第5窟的情况,其中1号窟“有一些色彩斑斓的美丽纹章性装饰,勒柯克先生已经剥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入口上方绘有一组伎乐天,也被这位先生剥走了”。   1914年12月,英国人斯坦因也“光顾”奇康湖石窟。他在考察报告《亚洲腹地》中记录这里“由于堆积的瓦砾的保护,不少风格大胆的壁画残件(画着菩萨等)都保留了下来”。清理出来的壁画“画的是装饰物,砖红色地上有绿色植物图案。有绿色带子可能是大项光,项光边依次为暗黄、红、暗黄色。背景红棕色,空白处填补漩涡状植物。另一幅画着人物,人物的两只手放在身前,左手轻轻放在右手上,姿态悠闲,手后面是衣纹,有红、绿、暗黄和白色的残迹”。      二 洞窟形制      奇康湖石窟位于柏孜克里克石窟东北约3公里处,遗址区为南北两处寺院,中间被一条狭窄的东西向洪水冲击沟自然分开。两处寺院洞窟都依相对分布的山坡一字形排开。沟的南侧现存7座洞窟,我们称为南寺;沟的北侧现存3座洞窟,我们称为北寺。现由南至北、由东向西依次编号,沟南洞窟为1―7,沟北为8―10窟。沟南窟群上方有佛塔两座,相距75米,东面的塔为1号,西面的塔为2号。沟北窟群上方有一座佛塔,编号为3号。1号佛塔保存较好,呈棱锥形,底部长宽各为5.7米,现存高度约6.5米,用土坯垒砌,中空。土坯长0.48米,宽0.23米,厚0.14米,土坯外有草泥涂抹痕迹。塔顶部四面各开一龛,应为佛龛。   南北两窟寺前面都有宽敞的平台,周围现残存围墙,是一处完整的院落,平台前方有一入口。院落周围的崖壁上有人工凿出的孔洞与凹槽,应是木构窟廊檐建筑遗迹。现分别叙述如下:   南寺   该洞窟群的前面有院落遗址,洞窟呈凹字形排列,总长度为36米,进深约18米,占地面积约610平方米(图版25)。其中2号窟与6号窟在同一个平面上,长度为17.6米。残存的院墙高约2米,1号窟右侧为东院墙,院落东北角有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