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定州都部署及署将任命原由剖析.docVIP

北宋前期定州都部署及署将任命原由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宋前期定州都部署及署将任命原由剖析

北宋前期定州都部署及署将任命原由剖析   摘要:定州都部署将的任命是北宋政权防御契丹入侵、保卫边疆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北宋政府定州都部署将的任命人员,及其与北宋开国之形势、开国之初所制定的治国方略有关的任命原由。   关键词:北宋;定州;都部署将;任命人员;任命原由      一、北宋前期任命定州都部署将概况   在北宋政权与辽国政权并存期间,冲突最为激烈的莫过于两个政权的交界处,定州正是处于这一矛盾的焦点上。北宋中叶的宋祁曾对定州的军事战略地位做出精辟的概括,即:“天下根本在河北,河北根本在镇、定,以其扼贼冲,为国门户。”[1]史书中有关契丹屡犯定州的史料比比皆是。与之相对应,北宋政府也就必然作出相应的对策。   北宋定州都部署的任命,应该说是北宋应对契丹入侵策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都部署,“掌总治军旅屯戍、营防守御之政令”。北宋开国之初沿袭了都部署这一职务的设置,在北宋初年通常为临时性职务,在军事活动结束后随之撤销。但后来逐渐形成定制,成为某一地的军队统帅。[4]另外,都部署还有驻泊与行营之分。但到景德年间,废除了行营都部署即“景德诏镇、定两路并为一路,诸路并去行营之名,止为驻泊总管(应为部署之误)。”[5]   二、北宋前期任命定州都部署及署将人员简介   从现存史料来看,在太祖朝并未发现有定州都部署任命,最早明确提出定州都部署是在宋太宗朝。以下将对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定州都部署进行简单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北宋定州及其都部署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在宋辽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北宋政府为做出遵守和约的姿态,曾于景德二年(1005)正月癸丑,“以河北诸州禁军分隶镇、定、高阳都部署,合镇、定两路为一。”[1]后又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合镇州、定州路部署为一,不久后又分开”。[1]另外,本文所讲的定州都部署包括了任镇、定、高阳关之都部署。   1.太宗朝定州都部署及其署将简介   米信,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十月甲申,“以马军都指挥使米信为定州都部署”。[1]太平兴国五年北宋政府派米信护定州屯兵,并于太平兴国六年任命其定州都部署,一直到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离任。在太宗朝曾任三衙的马军都虞侯、马军都指挥使,晚年多有不法。   田重进,宋太宗雍熙三年(986)正月再度兵分三路北伐,作为中路军统帅的田重进,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静难军节度使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出飞狐”,[2]到雍熙四年(987),“并州都部署潘美、定州都部署田重进皆承诏入朝。”田重进,“周显德中,应募为卒,隶太祖麾下”,在太宗朝曾任三衙的步军都虞侯、步军都指挥。   李继隆,李继隆在雍熙北伐中,于七月戊辰命其知定州。后又于端拱元年(988)九月,“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继隆为定州都部署”,[2]到淳化四年(993)夏,“召还,太宗面奖之,改领静难军节度,复遣还屯所”。李继隆在定州期间应该说是他武将生涯中颇有作为的时期。在太宗朝时曾任三衙中的马军都虞侯、马军都指挥使。   范廷召,在淳化二年(991)的五路讨继迁中,只有范廷召与王超历经大小战役数十次,频频报捷,因功而授予并代两路都部署。到了淳化三年(992),“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河西军节度,为定州行营都部署”。[2]范廷召,在太宗朝曾任三衙中的殿前司都虞侯和马军指挥使。   2.真宗朝定州都部署及其署将简介   傅潜,咸平二年(999)七月“上闻契丹将入寇,甲申,以马步军都虞候、忠武节度使傅潜为镇、定、高阳关行营都部署”。[1]傅潜在做镇、定、高阳关都部署即河北统帅期间的行为不能不说是让人大失所望,时人曰其“握重兵,逗挠无谋,迁延玩寇,守陴闭壁,选懦以自全,锐卒精兵,局束而不用。以至人怨神怒,罪不容诛”。[1]在众人一片声讨之下,傅潜于当年落得削官夺爵,流房州的悲惨结局。傅潜,“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在太宗及真宗朝曾任三衙的马步军都虞侯。   王显,咸平三年(1000)二月,“乙丑,以山南东道节度使王显为定州行营都部署”。[1]咸平四年(1001),当得知契丹再次来犯,又以王显为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统领河北军务以抵抗契丹。至咸平五年(1002)五月,求罢兵权,改授河城三城节度。王显,“太宗居藩,尝给事左右”,在太宗、真宗朝曾任枢密院的枢密副使、枢密使。   王超,咸平五年(1002)乙亥,“以王超为定州路驻泊行营都部署”,[1]到景德元年(1004)辽军大举南下之时,将王超任命为镇、定、高阳关都部署,成为河北之主将。在此期间,契丹曾多次入寇,而王超的表现也是让人不敢恭维,如咸平六年(1003)的“望都之战”中畏缩不前,以至于导致王继忠战亡。王超,“太宗尹京,召置麾下”,在太宗、真宗朝曾任三衙的殿前都虞侯、殿前都指挥。   周莹,大中祥符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