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剖析及护理对策.docVIP

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剖析及护理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剖析及护理对策

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剖析及护理对策   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们共收治卒中性昏迷病例80例,针对发生呼吸道梗阻和感染并发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卒中性昏迷病例80例,男53例,女37例,年龄46~78岁,平均62岁,其中脑出血47例,大面积脑梗死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合并糖尿病15例,冠心病、高血压42例,慢性支气管炎15例。患者均呈昏迷状,生命体征不平稳18例,因舌后坠用口咽通气管12例,气管插管18例,气管切开8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80例中死亡10例,治愈47例,好转23例,平均住院32天。?      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      呼吸道梗阻:①原发病重,大面积脑梗死,重症脑出血,颅内压增高导致呕吐,存在呼吸道梗阻。②患者呈昏迷状,反应迟钝或消失,不能清除口腔内分泌物。③因昏迷致全身肌肉松弛,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④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不当,致气管套管脱出堵塞或分泌物结痂阻塞。?   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①患者自身因素:年龄大,平均60岁以上,体质差,合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支气管炎较多,机体防御能力差,易发生感染。②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颅内压增高,易引起神经原性肺水肿,肺瘀血,易发生肺部感染。③昏迷患者因卧床,呼吸道分泌物向低位积聚,引起坠积性肺炎。④部分严重昏迷病人,因病情需要行气管切开,气道开放后,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失去正常呼吸道黏膜的加温、加湿和过滤作用,使细菌更易进入呼吸道。⑤人工操作诱发感染,吸痰、雾化呼入、呼吸机等管道消毒不严或无菌操作不到位,诱发肺部感染。⑥院内的交叉感染,医务人员洗手不及时,病室内空气消毒不严格,通风不良,增加感染几率。⑦广普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应用剂量大,疗程长,其结果干扰了正常菌群及导致真菌、耐药菌感染几率增加。?      护理措施?      体位:重症脑卒中,患者因意识下降呈昏迷状,脑组织灌注不足,缺血缺氧因此应绝对卧床休息,并保持头高脚低位(抬高床头20~30cm),昏迷病人头颈保持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1]。?   保持呼吸道通畅:①及时清理病人口腔中食物残渣、假牙、呕吐物、分泌物。②对于舌根后坠,阻碍呼吸功能的患者,可放置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定时给病人翻身叩背。每2~3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注意勿过度搬动头部。按从下向上,由外而内的顺序迅速而有规律地拍击背部。拍背时应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及呼吸情况,经常更换体位,避免痰液瘀积于肺底及背部。及时听诊,喉头有无痰鸣音,发现有痰鸣音者及时拍背,必要时用吸引器吸痰[2]。④准备好配套的吸痰器,痰液较多者应及时吸痰,吸痰前先翻身、拍背,痰液黏稠者雾化吸入,稀化痰液利于痰液吸出,可给予患者适当的刺激其胸骨上凹处,颈部气管,诱发患者的咳嗽反射,促进排痰,有窒息可能时,应作气管切开,并使用呼吸机[3]。⑤对气管切开的患者,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导管脱出,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一次性带气囊的导管,气囊内要充气适当,防止过多充气导致气管黏膜缺血损伤,并6~8小时放气1次。在气囊放气前充分吸痰,防止口鼻分泌物进入气管内[4]。?   空气消毒:将病人安置于重症监护室,室内温、湿度适宜,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消毒。如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2次/日,30分/次,限制探视。?   口腔护理:每天2次口腔护理,根据口腔pH值选用口腔清洗液,必要时局部应用抗生素对口咽部进行处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正确进行无菌操作,预防发生感染:①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要洗手,吸痰时,戴无菌手套吸痰,将吸痰管插入深部,边退边吸,边旋转,操作要轻柔,迅速彻底;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分钟,吸痰时负压不超过-50mmHg。②呼吸机管道管理。恒温湿化器湿化气道并及时清除冷凝水,防止倒流,湿化瓶内的蒸馏水每日更换,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次。③加强气道的湿化管理。对痰液黏稠的患者,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4次/日以湿化气道,对采用人工气道,可滴入湿化液(生理盐水250ml+庆大16U+α-糜蛋白酶15mg),4~10ml/小时,呼吸道湿化,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变稀变薄,易于吸收,有利于通气。注意雾化管道要每次用后消毒,防止感染。?   有效供氧:脑卒中后,因颅内压增高,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脑组织缺血、缺氧,因此要注意氧疗护理,保持吸氧导管通畅,每日清洁鼻孔,及时清除呼吸分泌物,氧气湿化瓶每周消毒,每日更换无菌蒸馏水,张口呼吸的患者,给予面罩吸氧,加大氧流量,保证患者有效供氧。?   合理应用抗生素:发病早期,无感染症状者,不常规使用抗生素,有慢性气管炎病史或肺气肿患者,常因呼吸道感染使病情趋于复杂,可预防性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