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县厂窖农民画非常态发展剖析
南县厂窖农民画非常态发展剖析
〔摘 要〕农民画,即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产生于二十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我国农村绘画。此概念于80年代末由民间美术理论研究者们提出,并正式应用于各种有关的研讨及书典中。至此,中国农民画正式成为一个时代新的绘画品种。南县厂窖农民画正是这种民间绘画新品种代表。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所致,本应作为其当地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重要支撑的厂窖农民画,不但没能肩负起其应有的使命责任,相反,却深陷困境。由此,如何摆脱其窘困,并促其健康发展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厂窖 农民画 困境 传承发展
一、厂窖地区农民画的最初发展
南县厂窖农民画缘起于本土地域的一些原生态民间手工艺及剪纸,以及宗教礼俗性绘画。后来在民间实用性绘画基础上融合政治外力的推波影响,才形成其后来独特面貌样式。如最早产生的民间婚嫁礼俗性绘画。如枕头花、帐帘花、门帘花、鞋花和剪纸窗花等,其代表有王元珍、刘幺妹等老一辈心灵手巧的艺人,她们传授和影响了当地一批徒子徒孙。其次,是传统门神道士功德画。他们最初从师傅那里托来画本,然后再在画本上上油,在轮廓线上用针扎上小孔,需要时再用墨色在有轮廓小孔的底稿上模印。蔡昌顺、沈宪安、周述德是其早期代表。后因沈宪安、周述德等人的出现,也正好弥补了当时厂窖民间绘画青黄不接的局面。再其次,是后来产生的生活实用性绘画。如油漆画、老人肖像画、新屋上梁画等等,其代表人物有曾连生、邓德安、丁正球等人,这些人中有的是靠画业为生,有的仅仅业余爱好,但他们大都为赚点钱补贴家用为目的。由此,在不经意间,他们的画技日趋成熟,最后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民间绘画。
二、农民画的逐渐演绎与发展壮大
厂窖农民画家通过对实用性美术的借鉴,逐渐开始转向艺术性绘画创作。最先突破这种转变之人,便是现如今仍居住在厂窖镇武圣宫街区的农民画家曾连生。1959年,正值大跃进时期“人人当诗人,个个当画家”的时代背景感召下,二十多岁的青年农民曾连生,亲眼目睹人民公社劳动的火热场面和食堂生活的热闹气氛,他就随手动笔画了起来,作品画出来之后,被有关人士发现,随即被发表在《湖南日报》上,并在省城展出。曾连生同志的创作因受到省专业人士的关注,故随后几次被派往省里参加创作班的学习。于是,其创作水平日渐提高,并由此创作出大量反映当时农民火热生活场面的美术作品。他创作的《晚稻又丰收,收割人人欢》等作品发表在国家、省级期刊上或被展出,因此,在当时影响很大。曾连生是从当地民间实用性美术走向农民画艺术创作的第一人。这为厂窖农民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农民画家曾连生的影响带动下,从1983年开始,厂窖地区农民画逐步形成创作群体,并且到1986年,厂窖地区的农民画作者已发展至近一百人。其中,?德安、刘光辉、曾大清等便是这个群体中主干分子。不久,邓德安的《巧布八卦图》、刘光辉的《我给奶奶留个位》等作品入选全国农民画大展,并获奖,因此,赢得了更加广泛的声誉。于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厂窖成立了专门的农民画创作队伍。从此,厂窖农民画创作蓬勃发展。
厂窖农民画题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农民画家们可根据各自生活实践体验,随时捕捉到那些生动的生活场景,以及人物、动物等形态,以此表达农民的幸福生活与美满。然面对经济转型与城市化进程,厂窖地区农民画未能实现其时代转型发展,因而导致其发展陷入困境。
具体分析原因如下:
1、发展理念缺失导致文化被削弱
一段时期内,由于地方建设把抓经济促增长与社会维稳工作放在其首位,故而忽视对文化的建设。然殊不知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即可转化为生产力,并同样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另外,由于国家曾在90年代试图把县一级文化、广播电视,以及体育门类等整合一体,故一时间导致地方文化职能部门的分工不明确,这势必也将严重阻碍当地的文化建设,故厂窖农民画的发展停滞不前。
2、经济转型导致农民画主体流失
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促使国内农民工打工热潮迭起,这也同时刺激了内地包括厂窖地区的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愿望。为何外出打工,就因为经济收入的差别。由此,将意味部分农民画家即将放下手中的画笔。另外,也因为市场经济的冲击,农民画的价值逐渐被淹没,故后继无人。这就注定了农民对农民画的放弃。由于农民画创作主体的流失,故导致农民画无从发展。
3、生态环境变迁致使其发展滞后
民俗民间生态环境对于农民画和农民画家来说,即根与源的关系,也是农民画发展的命脉。正如有关专家指出“当民俗不再,文化即刻消失”。这也就意味着民俗民间生态环境对于民间绘画的重要性。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时代进步发展,促使厂窖地区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势必造成其新一代农民身份的隐形转变。加之生活环境的变迁,民俗民间生态不复存在,则注定了农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度村镇(社区)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企业员工入职登记表.pdf VIP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docx
- 机电安装工程安全技术交底.docx VIP
- 压缩空气储能.pptx VIP
- 曹冲称象的故事(1)(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絮语文】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试题讲评课件.pptx
- 中职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第8课 欧美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教案 .pdf VIP
- T/CI 218-2023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选点规划技术规程.pdf
- 2025年党建工作汇报总结及新年党建计划思路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