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村煤矿地质构造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村煤矿地质构造剖析

孙村煤矿地质构造剖析   【摘 要】通过对孙村煤矿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的分析,明确了井田内地质构造的展布规律及发育特征,从而指导了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地质构造;地层;地质构造;断裂构造      煤矿地质是煤矿生产、建设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地质工作研究程度的高低不仅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还将制约着煤矿的生产效率。通过对孙村煤矿地质构造的综合分析与研究,明确了井田内地质构造的赋存情况,为矿井长久发展及合理化开采提供了依据。   1、井田概况   1、1位置与交通   本区东北距新泰市区3km,隶属新泰市市中办事处和西周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17°42′15″~117°46′30″,北纬35°53′00″~35°55′15″。   孙村煤矿运煤专用铁路早已建成,与磁(窑)莱(芜)铁路相接,可畅通全国各地。区内有新(泰)泰(安)公路通过,另外附近还有蒙(阴)馆(陶)路和京沪高速公路,交通十分方便。   1、2自然地理   本区位于蒙山与莲花山山脉两大分水岭之间的凹地内,构成东西条带半缓阶地型丘陵,地面标高+170~+220m。区内冲沟比较发育,西部西周河和东部平阳河分别自北而南流经本区,在南部汇入小汶河,属季节性河流。   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年最高气温42.5℃(55年6月27日),最低气温-21.6℃(57年1月27日)。雨季为7、8、9三个月,降雪期自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上旬,历年最大降水量1395.4mm(1964年),最小降水量294.5mm(2002年),平均799.70mm。历年平均年蒸发量为213.00~378.84mm,结冰期11月至次年3月,冻结深度0.4~0.80m。大风季节一般在3~5月,多为东南风。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1,地震基本烈度属7度区。   1、3矿井生产建设概况   孙村煤矿1948年移交投产,1960年延深投产-210m水平,设计能力60万t/a,2005年矿井核定能力130万t/a,2005年实际生产原煤129.8万t。开采水平为-75m、-210m、-400m、-600m、-800m及-1050m水平。目前-75m、-210m、-400m、-600m水平已全部结束,现主要生产水平-800m水平已近尾声。开拓延深水平-1100m水平正在进行,同时已进行下山开采。矿井共有2、3、4、6、11、13、15层煤等共计7个煤层,现主要开采2、4、11层煤。   2、矿井地质概况   2、1地层   孙村井田含煤地层属华北型石炭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假整合于奥陶系中下统石灰岩之上。现将本区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中石炭统本溪组(C2):厚度58.15~66.95m,平均厚度61.17m;该组在孙村井田浅部厚34~93m,一般为54m左右。岩性以杂色粘土岩、石灰岩、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夹灰至灰绿色或杂色砂岩,徐灰(徐家庄灰岩)底部有时发育一层不稳定薄煤。岩相以海相为主,在灰岩中含有珊瑚、海百合茎、腕足类等海相生物化石。本组的徐灰、草灰(草埠沟灰岩)岩性、厚度发育稳定,为良好的区域性对比标志层。底部以G层铝土岩或山西式铁矿(有时仅为鲕状结构的杂色粘土岩)与中奥陶假整合接触,上界为煤17老底中细砂岩底部,与太原组整合接触。   (2)上石炭统太原组(C3):厚度168.65~186.55m,平均厚度177.60m;另外汶南井田2-1号钻孔揭露该层厚度为194.60m;该组在孙村井田浅部厚147~238m,一般厚188m。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粘土岩、粉砂岩及浅灰色砂岩,夹石灰岩两层(一灰和四灰)。本组共含煤12层(第5至17层),其中可采者3层(11、13、15层煤),为本区主要的含煤地层。本组属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旋回结构及粒度韵律清晰而明显,岩相齐全,动植物化石丰富。其中一灰、四灰岩性、厚度稳定,含丰富的珊瑚、蜓科、海百合茎等海相生物化石,为地层及煤层对比的良好标志层。在粉砂岩中含鳞木、芦木、苛达、蕨类、轮叶等植物茎、叶部化石。上界为煤5间接顶板(或煤4间接底板)厚层砂岩底部,与山西组整合接触。   (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1):厚45.25~167.65m,平均95.00m。岩性以灰白至灰色中细砂岩、深灰至灰黑粉砂岩及浅灰色粘土岩为主,含煤四层(第1至4层),其中可采者3层(第2、3、4层),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本组为陆相含煤沉积,在粉砂岩中含大量羊齿类、苛达、轮叶、楔叶、芦木、蕨类等植物化石,在煤层底板岩石中,常见植物根部化石。本组煤4顶板灰白色厚层状中细砂岩发育稳定,一般厚10m以上,特征明显,是煤层对比的重要辅助标志。上界为煤1间接顶板砂岩底部,与石盒子组整合接触。本组地层在第7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