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经典从治痿独取阳明之再剖析
基于经典从治痿独取阳明之再剖析
【摘要】痿病者,实属医界之疑难痼疾,获效甚少,医者皆痛心疾首。然《内经》本已明示“治痿独取阳明”之训,后世之医仍多自我创见,遇痿时,尚可暂安一时,但终不能罢病除害,实为憾事。笔者细读《内经》及数家医书,认为痿者,实为治阳明之虚矣。故从经典医籍方面探析从阳明论治痿证的方法,据此述之。
【关键词】痿病;阳明;四肢不用;肌无力
【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9-0009-03
1痿病之义
《内经》并无痿病之确切定义,痿,历来模糊不清,甚至归于风门,痿与风之别当于首辨之。《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云:“夫四末之疾,动而或痉者为风,弱而不用者为痿”为未详矣,中风则半身不遂,或左或右,或上或下,且伴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而痿病者,仅为四肢痿弱不用,由以下肢多矣。辨之当审之慎之,用药更且小心,《丹溪心法》:“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医宗金鉴?痿痹辨似》[1]:“痿病足兮痹病身,仍在不疼痛里分,但观治痿无风药,时晓虚实别有因,痿痹之证,今人多为一病,以其相类也,然痿病两足痿软不痛,痹病通身肢节疼痛,但观古人治痿,皆不用风药,则可知痿多虚,提示痿证实为虚症。”《中医内科学》[2]:“痿病系指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而致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至此,痿证的基本定义是明确的,痿证非实证。似乎和西医学的肌肉无力、瘫痪后的肌肉萎缩等外在表现相似。
2痿病之因
痿病之病因又各有争论,后世又加以发挥,实不能归宗。《素问?痿论》:“故肺热页焦,……著则生痿?L,心气热,……虚则生脉痿,肝气热,……发为筋痿,脾气热,……发为肉痿,肾气热,……发为骨痿[3]。”痿病起似为各脏腑俱热使然,脏腑热,则阴伤,四肢肌肉不得津液之濡养,故而痿之,其理似通,故痿之病本似乎由“火热”而起。然岐伯曰:“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筋痿;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肾者水脏,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部任身,发为骨痿。”可又似乎痿病不独为“火热”而起矣,七情、房事、水湿、远行劳倦等俱为病邪耳?后世医家均视为痿病之病根病因繁杂,不能归一,故临证均治水、治火、治湿、治燥、治七情,效果惘然,不能持久,何也?既以识得痿之因,而施治为何杯水车薪矣!市医似乎离经远而枉效矣!
《素问?太阴阳明论》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阳气和阴气之流行方向不同,阳气于足处最弱,阴气于上肢手端最弱,足痿者,阳气亏也,脾胃之阳不足也,脾不升清,清气居中,足不得阳之温润,阴气独留,痿遂立生。”“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故而可知,痿?L似起于肺热,实为阳明;脉痿似起于心气热,实为阳明;筋痿似起于肝气热,实为阳明;肉痿似起于脾气热,实为阳明;骨痿似起于肾气热,实为阳明,五脏使人痿,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标为各脏腑热,标为火热、为七情、为房事、为水湿、为远行劳倦,而本为阳明之虚矣。《素问?阳明脉解》 :“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故阳明阳盛则能登高,阳明阳虚则肢体不用而不任地,足不任身也。是故,岐伯曰:“治痿独取阳明也。痿病之根本不脱于阳明也,万不可本末倒置,舍阳明之本而一味求于六淫、七情、瘀血的邪气之末。
3痿病之机
痿病之因,实为阳明之阳虚,然“阳虚”一词,非仅真阳之虚,亦非仅阳气之亏损虚弱之义,当理解为“阳气不达”。阳经从手走头再头走足,三阳主于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阳气于上肢之手处最盛,头次之,下肢之足阳气最弱。阴经从足走胸腹再至上肢之手,三阴主于太阴,太阴多血少气,阴气于下肢足部最盛,胸腹次之,上肢之手阴气最弱。阳明之气稍有虚弱,则下肢之足便不能充养及温煦,下肢阳气虚而阴气独盛。此“阳虚”或为阳明之阳气虚弱,或为阳明经络不通,致使阳明之阳气不能达于阳经之末端下肢足部,阳主动,阴主静,痿病多见于下肢者昭然也。帝曰: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阳明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