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复习汇总下册(1).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基本概念 1.降温增湿过程 2.湿球温度 空气线速度 大于4m/s 第十章:复 习 要 点 4.等H过程、等I过程 5.ω 、X的换算: 6.(1)平衡水、自由水;(2) 结合水、非结合水 7.恒速段、降速段、临界含水量 eg1.如附图所示,湿物料含水量为42%,经干燥后为4%(均为湿基),产品产量为0.126kg/s,空气的干球温度为21℃,相对湿度40%,经预热器加热至93℃后再送入干燥器中,离开干燥器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0%,若空气在干燥器中经历等焓干燥过程,试求:(1)设已查得H0=0.008kg水/kg绝干气,H2=0.03 kg水/kg绝干气,求绝干空气消耗量L(kg绝干气/s)。(2) 预热器供应之热量Qp (kW)。 (设忽略预热器 的热损失)。 第十章:复 习 例 题 第十章:复 习 例 题 eg1解:①GC=G2(1-w2)=0.126(1-0.4)=0.121 kg/s X1=w1/(1-w1)=0.42/0.58=0.724 kg水/kg绝干料 X2= w2/(1-w2)=0.04/0.96=0.0417 kg水/kg绝干料 W= GC(X1-X2)=0.121(0.724-0.0417)=0.0826 kg水/s L=W/(H2-H1)=0.0826/(0.03-0.008)=3.76 kg绝干气/h ②QP=L(I1-I0),I1-I0=(1.01+1.88H1)(t1-t0) I1-I0==(1.01+1.88×0.008)(93-21)=73kJ/ kg绝干气 QP=L(I1-I0)=3.76×73=274 kW eg2. 某种板状物料,全部竖放,并设在干燥过程中物料不收缩,其尺寸为:1m×1m×6cm,在干燥介质湿度不变的情况下,从45%的水分干燥至1%,其平衡湿含量接近于零,绝干物料的密度为480 kg/m3 ,以上含水量均为湿基。由实验得到下列数据:临界含水量为25%,空气质量流速为1.5 kg/(m2?s),恒速阶段的干燥速度为5.5kg/(m2?h), 降速阶段的速率曲线符合直线关系。试求:①所需干燥时间; ②若临界湿含量不变,仅将空气的质量流速增大为3kg/(m2?s) ,恒速阶段的干燥速度变为多少?能否将干燥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一半? 第十章:复 习 例 题 eg2.解:X1=0.45/0.55=0.818 X2=0.01/0.99=0.0101 X*=0,X0=0.25/0.75=0.333 Gc= 1×1×0.06×480=28.8 kg/块干料 A=2×1×1+3×1×0.06 =2.18m2 第十章:复 习 例 题 ?=1.165+2.80=3.965 h (2)因uc=kH(Hw-H) , kH=?/C H 而?∝G0.8 , 所以kH ∝G0.8 , 故u0 ∝G0.8 , 第十章:复 习 例 题 对本题而言,当空气流速由1.5 kg/(m2?s)增加 到3kg/(m2?s)时, 所需干燥时间变为: τ1=1.165/20.8=0.669h τ2=2.80/20.8=1.608h τ1+τ2=0.669+1.608=2.277h 而 2.277/3.965=57.4% , 说明不能把干燥时间缩短一半。 一.本章学习目标: 填料层高度H计算 二.所需基本关系: 1.物料衡算;2.热量衡算; 3.平衡关系;4.速率关系(传热传质);5.经济衡算。 三.过程 1.物料衡算 第六章:复 习 要 点 溶质:G(y1 - y2 ) =L(x1 -x2 ) 操作线(逆流): G(y - y2 ) =L(x - x2 ) G(y1 - y ) =L(x1 - x ) 斜率:L/G 含义:操作线到平衡线之间的距离为过程进行的推动力 第六章:复 习 要 点 2.热量衡算 对低浓度吸收过程,三个假设,过程是恒温的。 3.平衡关系: y* =m x m=E/P 4.速率关系(传质): (1)传质模型:双膜、溶质渗透、表面更新、边界层理论模型等 (2)双膜模型: NA =K y (y -y*) = Kx (x* -x) =ky (y -y i ) = kx (x i- x) NA =KG (P -P*)=KL(C* - C) KG ----- kmol/(s.kPa.m2) Ky ----- kmol/(s.m2) 第六章:复 习 要 点 (3)1/ K y = 1/ k y +m/ k x HOG =HG +(mG/L) HL 1/ K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