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常见的漏肩风针灸治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常见的漏肩风针灸治疗

漏 肩 风 主讲:彭周波 目的和要求 掌握漏肩风的定义、主穴处方、针灸操作以及其他疗法。 熟悉漏肩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 了解漏肩风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及预防。 漏肩风 (一)定义 漏肩风是指肩周围酸重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疾病。 (二)特点与别称 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患者而称五十肩; 因患肩局部常畏寒怕冷,且功能活动明显受限,故称“冻结肩”“肩凝症”。 为什么叫漏肩风? 正气不足, 感受风寒 风寒阻滞 素体虚弱, 劳作过度 气血虚弱 肩部外伤, 劳作过度 气滞血瘀 漏肩风 【病因病机】 肩痛 诊断要点 1.以肩关节周围酸重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症。 2.早期以剧烈疼痛为主,功能活动尚可;后期则以肩部功能障碍为主,疼痛反而减轻。 3.初时单侧或双侧肩部痛,并可向颈部或整个上肢放射,日轻夜重,患肢上举、外展、后伸等动作均受限,局部畏寒怕冷,劳累及遇寒后症状加重。 4. 病情迁延日久,肩关节障碍愈重,患部肌肉可见萎缩,疼痛反而减轻。 证型 风寒侵袭 气血虚弱 气滞血瘀 主证 肩周疼痛, 活动受限, 后期可出现肌肉萎缩。 肩周疼痛, 活动受限, 后期可出现肌肉萎缩。 肩周疼痛, 活动受限, 后期可出现肌肉萎缩。 兼证 兼有明显的感受风寒史,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 肩部酸痛,劳累加重,或伴见头晕目眩,四肢乏力。 肩部有外伤或劳作过度史,疼痛拒按。 舌脉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舌黯或有瘀斑,脉细涩 中医辨证要点 气血虚弱 舌苔 风寒侵袭 气滞血瘀 太阴经证 疼痛以肩前中府穴区为主,后伸时加剧; 阳明、少阳经证 疼痛以肩外侧肩髃、肩髎穴处为主,三角肌压痛,外展时疼痛加剧; 太阳经证 疼痛以肩后侧肩贞、臑俞穴处为主,肩内收时疼痛加剧。 肩后部 肩前部 肩外侧 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治疗原则 经验介绍: 针灸治疗漏肩风总有效率为95.13%,单纯针灸疗法有效率为94.24%,穴位注射有效率为91.18%,针灸配合其它疗法有效率为97.19% 温针灸治疗漏肩风取常用穴及常用手法,结果总有效率为97.37%, 采用苍龟探穴法取肩髃等穴得气后先退至浅层,然后更换针尖方向,上下左右多向透刺,逐渐加深,不留针,针后进行功能锻炼,治疗一月后治愈率为77%,总有效率为97% 主穴处方 主穴:阿是穴 肩髃 肩前 肩贞 阳陵泉 中平穴 肩前 肩贞 肩髃 中平穴 配穴 太阴经证者,加尺泽、列缺; 阳明、少阳经证者,加外关、合谷; 太阳经证者,加后溪、小海; 痛在阳明、太阳经者加条口透承山。 风寒侵袭者,加合谷、风池; 气血虚弱者,加足三里、气海; 气滞血瘀者,加内关、膈俞。    操作 毫针刺,用虚补实泻,或平补平泻,寒证可加灸。每日1次,留针20~30分钟。 其他疗法 1.穴位注射:在肩部穴位注射当归、川芎、红花等注射液,每次选用2-3穴,每次注射0.5毫升,隔日一次。 2.理疗:红外线照射。   本病早期以疼痛为主,后期以功能障碍为主。本病早期针灸治疗效果较好; 本病治疗时,应排除肩关节结核、肿瘤等疾患。    【按语】 预防 1、避免长期过疲劳 2、损伤后及时、规范治疗; 3、避免感冒、受凉等诱因; 4、对于50岁左右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病例分析 男、60岁、右肩部疼痛伴活动不利一月余。肩部疼痛拒按,活动后加重,夜间痛甚,穿衣服、上举困难,伴有神疲乏力,纳呆,四肢乏力。舌淡黯,有瘀点,苔白,脉细涩。 要求: 中医诊断、证型、针灸治疗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