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常见的强直性脊柱炎的督灸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常见的强直性脊柱炎的督灸治疗

督灸前 督灸后 谢 谢 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 临床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 杨继国 内容: 一、强直性脊柱炎 (概述;西医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诊断思维与诊断标准”及与RA鉴别诊断、药物治疗、病程与预后) 二、督灸疗法(定义、创始来历、理论依据、设备与材料、治疗范围、治疗作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技术推广) 三、临床研究(科研课题及研究生临床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 (Ankylosing spondylities简称AS) 1、定义: AS属血清阴性(RF“—”)关节病,以侵犯脊柱及骶髂关节为主,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附着点病是AS的基本病理改变。附着点病是指肌腱、韧带、关节囊等附着于骨的部位的炎症、纤维化及骨化,主要发生在骶髂关节、椎间盘、椎体周围的韧带、跟腱、跖筋膜、胸肋连接等部位。疾病过程中AS的成纤维细胞分泌骨基质、导致韧带骨化,后期可引起脊柱、髋等关节强直,造成驼背畸形,活动受限。致残率很高。(100%) 2、患病率:我国约3‰(2%,25%) 3、年龄和性别:多年轻时发病,发病年龄常为10~40岁,15~35岁是高峰期,40岁以后发病少见。男女比例约为:10:1, 男性发病较女性重。 强直性脊柱炎---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病因(本病病因不明) 1、遗传因素:HLA-B27与AS强相关。AS患者90%左右HLA-B27(+),而HLA-B27(+)的AS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其一级亲属患病高达25%左右。(人们高度怀疑B27为本病的遗传易感基因)。但是,HLA-B27(+)人群AS患病率只有2%。且AS患者中有10%的人B27(—)(正常人?)。 2、环境因素(感染因素):发现革兰氏阴性杆菌---克雷白杆菌通过肠道粘模起作用。克雷白杆菌的出现与血清IgA 升高相平行,而IgA抗克雷白抗体只见于AS病人。另有多人报道,AS病人存在泌尿生殖系感染。 近期的病机研究认为CD80是联系强直性脊柱炎与肠道粘膜免疫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子,CD80高表达标志着强直性脊柱炎的活动及肠道粘膜免疫紊乱 ,通过分子模拟学说机制导致自身免疫紊乱发为强直性脊柱炎 (课题) 3、内分泌:(性激素) 本病青春期前发病罕见,而青春期后青年发病猛增,40岁以后发病又较少见;女性患病率显著低于男性。 4、外伤: 强直性脊柱炎---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发病机制 1、分子模拟学说。 2、受体学说。 强直性脊柱炎---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病理 1、附着点病是AS的基本病理改变。附着点病是指肌腱、韧带、关节囊等附着于骨的部位的炎症、纤维化及骨化,主要发生在骶髂关节、椎间盘、椎体周围的韧带、跟腱、跖筋膜、胸肋连接等部位。病理表现为:①炎症初期局部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伴有多核白细胞。②炎症进展中引起附着点侵蚀破坏和纤维化、钙化或新骨形成。③炎症过程反复发生,韧带钙化,形成骨桥或骨板。这些病变可以由脊柱下端逐步向上发展,最终形成竹节样变。 2、骶髂关节是本病最多累及的部位。病理表现为软骨、纤维炎,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板破坏,关节间隙纤维化等。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AS属于“腰痛”、“肾痹”、“骨痹”、“督脉病”、“大偻”的范畴。国标《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将强直性脊柱炎命名为“脊痹”。 其病因为肾虚及外感风寒湿邪共同作用,基本病机为肾虚督空或肾虚督滞。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1984修订的纽约标准(肯定---符合放射学标准和1项以上临床标准;可能AS----符合3项临床标准或符合放射学标准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标准。) (附X光片)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个人做法) 1、做好问诊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 4、CT(CR)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与RA鉴别诊断 鉴别点 AS RA 家族史 +++ + 性别分布 男 〉女 女男 受累关节 寡关节、非对称性大关节 、下肢上肢 多前节、对称性、小关节和大关节、上肢和下肢 骶髂关节受累 + - 脊柱受累 全脊柱、上升性 仅颈椎 类风湿结节 - + RF 多(-) 多(+) HLA-B27 90%(+) 无特异性 病理 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 炎症性滑膜炎 X线特点 非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病变、新骨形成、强直、骶髂关节炎 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病变、侵蚀性关节炎 治疗 消炎痛、柳氮磺、甲氨蝶呤、激素、益赛普等 阿斯匹林、青霉胺等 强直性脊柱---药物治疗 西药(只能改善症状,缓解病情): 中药:辨证论治。(各家观点:不统一) 副作用大:胃肠损伤、肝肾功损伤、骨破坏等。 强直性脊柱炎---病程和预后 本病病重根深,缠绵难愈,常反复发作,致残率高,应当有耐心有恒心坚持治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