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贸易专题章节座.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贸易专题章节座

民族贸易专题讲座 主讲:柳思维 教授 湖南商学院经济管理研究所 一、民族贸易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少数民族概况 (二)民族贸易的形成 (三)民族贸易的发展 (一)我国少数民族概况 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总数为12.6583亿人,其中汉族11.5940亿人,占全国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1.064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8.41%。尽管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但分布却十分广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我国目前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l200多个民族乡。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比较, (二)民族贸易的形成 解放前,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大多是全国最贫困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社会生产基本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市场为官僚资本家、宗教上层和地主阶层所控制,他们利用商品交换,采取不等价的手段,对少数民族人民进行残酷剥削。 解放后,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产,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贸易在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下逐步形成和发展。 1.民族贸易机构的建立 在民族贸易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建立完全新型的、适合民族地区情况的民族贸易机构。国营贸易公司是解放初期作为创建人民政府的“先行官”,随着各少数民族地区相继解放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开始主要是采取随军贸易的形式,部队站稳脚跟后,随即派出流动贸易小组深入山区村寨、草原帐篷,开展贸易活动。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进一步设立了固定的国营贸易机构,实行了 2.对少数民族地区私营商业的利 用、限制和改造。 解放战争结束后,民族地区市场萧条,流通混乱。为了动员一切力量满足少数民族交换的需要,恢复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在国家贸易行政管理机关与国营贸易企业的领导和组织下,一方面以合理的价格,扶持正当的私营商业发展;另一方面,严厉打击不法商人,制止其各种违法活动。从而,克服了解放初期流通混乱的现象,繁荣了市场,稳定了局面。 3.民族贸易干部的成长 民族贸易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贸易干部,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贸易干部,是关系民族贸易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各地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少数民族贸易干部进行培养。 (1)在工作岗位上边做、边教、边学。 (2)有计划地抽调到学校培训。 (3)举办短期训练班培训。 (4)组织参观访问,学习先进经验。 (三).民族贸易的发展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解放而建立起来的民族贸易,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大致经历了如下五个发展时期: 1.过渡时期(1949-1957年)民族贸易蓬勃发展 在这一时期,先后于1951年8月、1952年12月、1955年6月和1956年5月召开了四次全国民族贸易工作会议。会议及时了解和沟通各地民族贸易工作的情况,总结和交流了经验,并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 2.“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民族贸易严重受挫 从1958年开始,在“左”倾错误思潮的冲击下,忽视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抹煞了民族差别的存在,否定了民族贸易的地位和作用。在反对“特殊化”名义下,用一般的商业工作取代了民族贸易工作,使民族贸易工作遭受重大挫折,受到严重破坏。 (1)错误地撤销了一批民族贸易机构和民族商品经营机构,挤掉了一批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 (2)有的商业企业不适当地改变了所有制 二.民族贸易的特殊性 (一).民族贸易的特殊性及特殊政策 1.民族贸易的特殊性 (1)民族贸易的民族特点。 ①民族贸易主体的特定性。 ②民族贸易中商品消费需求的特定性。 (2)民族贸易的地区性特点。 2.民族贸易的特殊政策 (1)少数民族地区农牧土特产品的收购政策 ①通过农牧土特产品的收购,扶持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②农牧土特产品的收购,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农牧民三者的利益 (2)少数民族地区商品供应政策 ① 商品供应的专项照顾政策 ② 商品供应必须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及风俗习惯的政策 (3)民族贸易的三项照顾政策 民族贸易三项照顾政策,是指国家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贸易企业在资金、利润、价格补贴等方面给予照顾的规定。它是在1962年全国第五次民族贸易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其具体内容如下: ①对交通很不方便的边远山区和边远牧区,应该继续对一部分主要农牧土特产品实行最低的保护价;继续对一部分主要工业品(如食盐、煤油、火柴、茶叶等)实行最高限价。

文档评论(0)

my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