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
PAGE
PAGE \* MERGEFORMAT 10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重点知识
第十四章 免疫系统
1、中枢免疫器官包括:①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②骨髓: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黏膜淋巴组织。脾脏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3、CD4+T细胞(Th)
(1)Th1辅助细胞免疫(2)Th2辅助体液免疫
4、CD8+T细胞
(1)Tc细胞免疫效应细胞(2)Ts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5、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无需抗原刺激,无MHC限制性,可直接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称~。
6、抗原提呈细胞(APC):凡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表达MHC分子,将抗原信息呈递给淋巴细胞,启动免疫应答过程的细胞。 专职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
7、细胞因子(CK):由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蛋白质或多肽的统称。
8、细胞因子按生物学作用分为: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生长因子(GF)。
第十三章 抗原
1、免疫系统的功能:
①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正常时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异常时超敏反应(过高)或免疫缺陷(过低)。
②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组织的能力。异常时发生自身免疫疾病。
③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异常时细胞突变或持续感染。
2、抗原: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之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组织)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细菌、细菌外毒素等。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3、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基团,又称抗原表位。
4、抗原免疫途径以皮内最佳,皮下次之,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效果差,口服易导致耐受。免疫耐受静脉最明显。
5、异嗜性抗原:是存在于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第十五章 抗体
1、免疫球蛋白:又称抗体,是B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显示免疫功能。
2、调理作用:IgG抗体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3、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
4、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①IgG:血清中含量最多、半衰期最长、较强的抗感染中和毒素调理作用、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介导 = 1 \* ROMAN I 、 = 2 \* ROMAN II型超敏反应。
②IgM:分子量最大、感染早期出现、含量少,高效能。
③IgA:血清型IgA由肠系膜淋巴细胞产生,以单体形式存在,分泌型IgA(SIgA)存在于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泪液中等,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④IgD:是B细胞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血清中含量很低。
⑤IgE:血清中含量最少、引发Ⅰ型超敏反应、杀死蠕虫,有抗寄生虫作用。
第十七章 抗感染免疫
屏障结构(第一道防线)
(1)皮肤粘膜屏障
a、体表皮肤粘膜物理屏障b、体表化学屏障:溶菌酶、蛋白酶等
c、体表微生物屏障
(2)血脑屏障:婴幼儿尚未发育完善,易发生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胎盘屏障:妊娠3个月后发育完善。
吞噬细胞及吞噬作用(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种类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
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结、脾、肝、肺及浆膜内的巨噬细胞
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
吞噬过程
a、与病原微生物接触b、吞入病原微生物c、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消化
吞噬作用的结果
完全吞噬:多数为化脓性细菌被吞噬后,5-10min死亡,1h内被完全消化。
b、不完全吞噬 如:结核杆菌
3、补体:多数成分均为糖蛋白,对热不稳定,经56℃温育30min即灭活。在活化过程中某些活性成分也可介导炎症反应,产生一些病理损伤。
(1)、补体激活的途径:①经典激活途径(抗原抗体复合物);②旁路激活途径(细菌的内毒素)。
(2)、补体系统生物学作用:
①补体的溶菌、溶细胞作用。②炎症介质作用。③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④免疫调节作用。
第十六章 免疫应答
1、免疫应答的概念
指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免疫效应的全过程。分为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2、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感应阶段)
是抗原提呈细胞捕获、加工、提呈抗原和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过程。2)活化、增殖、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光引发剂分类及.doc
- 光传送网概念及设计基础优秀教案.ppt
- 光刻胶、低介电常数材料、抗反射膜材料优秀教案.ppt
- 光栅尺工作原理及基础.doc
- 光伏电站数据采集系统与远程通讯.doc
- 光栅衍射实验实验的报告.docx
- 光纤入户设计报告(住宅小区FTTH解决报告).doc
- 光线传媒案例解析.docx
-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温习重点.docx
- 光纤端面清洗操作规范及判定.doc
- 《GB/T 45311-2025潮流能转换装置 海上试验技术要求》.pdf
- GB/T 45311-2025潮流能转换装置 海上试验技术要求.pdf
-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Z 42749.7-2025信息技术 IT赋能服务业务过程外包(ITES-BPO)生存周期过程 第7部分:成熟度评估范例.pdf
- 《GB/Z 42749.7-2025信息技术 IT赋能服务业务过程外包(ITES-BPO)生存周期过程 第7部分:成熟度评估范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