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部点校水平颇令人失望的古籍-山东社会科学
2013年第1期 山 东社 会 科 学 No.1
总第209期 SHANDONGSOCIALSCIENCES GeneralNo.209
一部点校水平颇令人失望的古籍
———简评《廖燕全集》
刘 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004)
[摘要] 上海古籍出版社斥资出版《廖燕全集》,对廖燕生平及其思想的推介和研究,本
乃学术界一大幸事,功德不浅。但遗憾的是,该书也存在不少问题:书名称呼不规范,点校中
出现的问题屡见不鲜。
[关键词] 廖燕;《廖燕全集》;古籍整理;点校
[中图分类号]G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3]01-0088-05
近年来,古籍的整理出版方兴未艾,一些地方出版社为弘扬地域文化,以地方文化名人为对象,整理点校
出版了不少古籍,如最近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反映浙东文化特色的《吕祖谦全集》,齐鲁书社出版的反映
齐鲁文化特色的《王世?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凸显岭南文化特色的《廖燕全集》。这其中有点校水
平颇高的古籍作品,实为学界和出版界的幸事。但是,也有一些作品点校水平不高,令人遗憾,《廖燕全集》
即属于后者之列。该书最早有清乾隆本,为廖燕的诗文集汇编,廖燕诗文集即颜之曰《二十七松堂集》。后
有日本的和刻本(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收藏之文久二年[1862年]的全本十六卷《二十七松堂集》),台湾
和大陆上海(远东出版社)均有铅印翻刻本存世。2005年 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乾
隆三年刻本《二十七松堂集》为底本,参校诸家版本,点校整理出版排印本,连同后人对廖燕的研究成果,裒
集成册,是为《廖燕全集》(上下两册)。
廖燕(1644-1705),字柴舟,广东曲江人,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生于明清易代之际,家族毁于清初三
藩之乱。他以一介布衣寒微之躯,虽身处庙堂之外,却时时针砭时弊,屡有惊世骇俗、曲高和寡的高论,发前
人所未发,诸如脍炙人口的《明太祖论》、《高宗杀岳武穆论》等,其学识远远凌驾于时人之上,却被当局视为
“异端”,所作所为颇与魏晋之际的嵇康和阮籍同道。廖燕早年辞去诸生,绝去功名,落草于岭南一隅,所以
不仅生前潦倒,身后也鲜为人知,至今仍名在扶桑,未闻于中土。日本人谓廖燕的文章为“朱明三百年之
殿”,极尽颂扬之辞。作为亡国的明朝遗民,尽管一生穷困潦倒,饱尝屈辱,默默无闻,怀才不遇,却誓不食清
政府的饩廪,其风骨意志实令后人景仰;作为体制外的一名草根学者,始终能够保持思想独立和批判精神,见
解犀利,以柴舟的思想境界和认识深度,在中国古代灿若星辰的众多著名学者中,完全可以占有一席之地。
上海古籍出版社此次斥资出版《廖燕全集》,实乃学术界一大幸事,对廖燕生平及其思想的推介和研究,功德
不浅。但遗憾的是,该书问题不少,概括起来大致有二。
一、书名称呼不规范
《廖燕全集》分上下两册,下册通篇都以附录的形式出现,主要是近现代大陆、台湾和日本学者研究廖燕
生平传记和各种版本学研究成果的资料汇编,并无廖燕本人的一首诗文,而全为后人且多为现代人的评论文
章,而以《廖燕全集》的形式附之骥尾,简直可以视为《二十七松堂集》的附赘悬疣。令人不能理解的是,对廖
燕的评论文章何以非要硬塞入《廖燕全集》之中呢?而且分量与廖燕本人的文字几乎相等,所谓的下册竟被
颜之曰《廖燕全集》,如果下册不存在,只留上册,难道就非《全集》了吗?如此搭便车的做法实为不妥。为何
收稿日期:2012-08-20
作者简介:刘 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88
不将下册另以《廖燕生平著作研究资料》为名,名正言顺地另册出版呢?这本下册,本无廖燕的任何作品,却
也在封面上堂而皇之地印上[清]廖燕著;本无标校问题,亦一如上册一样印上点校者的大名,这种做法岂非
名不副实?如果按照这个逻辑行事,将《红楼梦》的研究成果以《红楼梦》署名,那将是个一个怎样的局面?
这个问题不能不成为引发读者对此书质疑的一大阙失。其实,将后人的研究成果以附录的形式一并在《全
集》中出版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亦有先例,但须标注清楚,以廓清主次。如1991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
的《李渔全集》,凡20卷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