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地名初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封地名初析

开封地名初析   作者简介:曹淼(1988--),女,河南开封人,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摘 要:本文就通过对开封地区历代地名的解读,以开封叠摞的七座城池为结构主线,从其历史发展、社会变革、地理变迁等方面来简析开封地区古时的区域地名和现代的街名巷名的起源和发展,切实反映出开封地名形成和演变的悠久与复杂。   关键词:开封,地名,历史文化   开封是我国历史上一座著名的古城,素有“七朝古都”之美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代后期都曾在此地建都。除此之外,汉代是梁孝王的封地,隋唐时期为国之重镇汴州城,明代是藩王周王的封地,直至建国初年一直为河南首府。因此开封又被称为大梁、汴州、东京、祥符,与开封这个本名并存不废。   一、古代开封城   距今约2700多年的春秋郑庄公时期(公元前743-前701年)东周王室衰微,列国争霸,郑庄公雄心勃勃在郑国东北边陲(现开封一带)修筑城堡,定名为“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云梦秦简?大事记》中说:“秦昭王二十二年攻启封”即指此城。战国时期属魏,为都,改称大梁。司马迁写《史记》时,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为“开”,遂名“开封。开封城下叠摞的六座城池分别为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城、唐代的汴州城、五代及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金代汴京城、明代开封城和清代开封城。   (一)魏大梁城   战国时期的魏大梁城是开封作为一个真正城市的开始。对于大梁的城的来历各有说法,本文这里引用较普遍的说法是周梁伯之故居,“本春秋之阳武高阳乡也,于战国为大梁,周梁伯之故居矣。梁伯好土工,大其城……后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故曰梁耳”也就是说,魏本来在晋西南一带待得好好的,但为了进取中原,便参与了战争得了这块地方。魏惠王迁都后,为了别于少梁和南梁,遂命名为大梁。魏惠王也因此而史称梁惠王。魏惠王迁都大梁后,于其附近开凿了著名的鸿沟,将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连接起来,并直接确定了大梁在当时“七雄”中的政治地位。魏都大梁共140年,《史记》称之为“七仞之城”,同时“梁”也作为开封的别称而长期使用。   自秦将王贲引鸿沟水灌大梁城,大梁便从此一蹶不振,后又经秦末起义和楚汉之争直至汉代也不见复兴。秦时将大梁改为浚仪,秦汉后开封断断续续沿用浚仪这个名子直至北宋真宗年间,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考察此地时用“大梁之虚”来形容当时的浚仪。北朝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因城临汴水,便将其改名为汴州。   (二)北宋东京城   《宋会要辑稿》在记载北宋东京内城时说:“东京,唐之汴州,梁建为东都,后唐罢之,晋复为东京,国都因其名”。北宋可谓是开封最为繁盛的时代,后人亦云“汴京富丽天下无”,这并非过分之辞。   北宋东京城的名号应该是与西京洛阳相对应而命名的。北宋定都开封,称东京开封府(治今河南开封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洛阳为西京,称西京河南府(治今洛阳市),是权贵豪绅和学者名流荟萃之处,地位仅次于东京,故合称为两京。《石林燕语》卷八:“唐都雍,洛阳在关东,故以为东都;本朝都汴,洛阳在西,故以为西都,皆谓之两京。”唐代的时候国都建在了长安,洛阳在长安的东面所以叫做东都,宋沿袭了唐的方式,因在国都开封的西面所以改为西京,同时开封作为京都,为有别于西京便就成为了东京。其城内的主要街道是通向各城门的大街,被称为“御路”,为皇帝出入所经。如从州桥向西经宜秋门(旧郑门)至顺天门(新郑门)。顺天门是东京开封城西边南门。《东京梦华录》卷一《东都外城》:“西城一边,其门有四,从南曰新郑门。”新郑门即顺天门,《宋东京考》卷一《京城》:“西二门,南曰顺天,即新郑。”顺天门(新郑门)既是东京至西京所出之门,亦是西京至东京进入之门。《东京梦华录》卷七:金明池,“在顺天门外街北,周围约九里三十步”。《宋东京考》卷十:“金明池,在新郑门外西北。周回九里余。”   随着北宋王朝的崩溃,东京城沦陷后被金兵洗劫一空,一代名都顿作残垣断壁,金元之后,黄河改道,滔滔黄河水一次又一次的将东京城连同昔日的繁华淤没殆尽。   (三)明代开封城   明代洪武元年五月,朱元璋下令“改汴梁为开封府”。八月,朱元璋下令改南方的应天为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同时,改开封为北京。洪武十一年,朱又废了开封北京的称号,封开封为周王的府地。   在明代,原外城部分城门的故迹尚在,且少数仍保留着北宋时期的名字。据《祥符县志?建置志?城池条》中引郑之鎏《续东京梦华录》记载:“去城七八里许,有土城,仅有土基,周围约四十余里,其门尚有存宋时之名,如东南陈州门。其北为陈桥门、封丘门…”由于红巾军领袖刘福通攻打开封时,曾“纵火烧汴梁诸门城楼”,当时的元军为了加强防守只留了五座城门以供往来,其余八门全部封死。故到了明代的开封城,原来的10多座城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