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格式 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碾子镇强兴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2800头生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要:碾子镇强兴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简介:猪场以生产绿色、环保食品为主题,追赶时代潮流、顺应消费需求,做集约生产、零排放无污染、自繁自养一体的现代化绿色环保养殖生产企业。
1.1.1项目名称:碾子镇强兴生猪养殖项目
1.1.2项目地点:镇巴县碾子镇三官村丁扒组
1.1.3项目性质:新建
1.1.4建设单位:碾子镇强兴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1.1.5项目的主管部门:镇巴县畜牧局
1.1.6项目的技术负责单位及负责人:
技术负责单位:镇巴县强兴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马孝顺。
1.2项目设想概述
碾子镇位于镇巴县东北部,由原后河、新庙、碾子三个乡合并而成,距县城104公里,东邻汉阴县双坪镇,西接本县巴庙镇,南依紫阳县东木镇,北靠西乡县两河口镇,处于“一脚踏四县”的特殊地理位置,总面积98.8平方公里,最低海拔540米。全镇现辖13个村1个社区居委62个村民小组3024户10666人,是一个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农业城镇。由于环境优越、气候适宜,碾子镇的种植、养殖产品一直以品质优、品种好而享有盛誉,其中生猪饲养是碾子镇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目前,生猪养殖正处在一个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的过程中,规模化养殖得到较快发展。随着生猪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原本潜在的由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并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而亦发突显。养殖环境污染的治理已纳入政府工作议程。本项目的实施对实现生猪产业与环境保护发展共赢,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项目计划建成饲养可繁母猪150头,常年存栏1355头生猪,可年向生猪市场提供商品肥猪2800头,并向种植业提供有机肥1167吨,预计实现产值501万元,除去成本费用369万元,可获纯利润132万元。投资回收期3-4年(含建设期)。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2.1项目区概况
碾子镇在1996年撤区建镇时由原碾子、后河、新庙三乡合并而成,位于县境东北角,距县城104公里处。东邻汉阴县双坪乡,西接本县巴庙镇,南依紫阳县燎原乡,北靠西乡县两河口镇,位于一脚踏四县的特殊地理位置,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1280米,最低海拔540米,总面积91.81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3088户12059人。耕地总面积16722亩,其中:水田5246亩。累计实施退耕还林9791.9亩,森林覆盖率达75%。境内有悠久历史曾被誉为“小汉口”的古老重镇---碾子老街,随沟而建,木架四合院分列两边,石板条铺成的石街、石级梯次而上,全长近千米。清朝年间所建的贞洁牌坊、汤家祠堂、蒋家老房子四合大院等遗迹依在。辖区有驻镇单位16个。通往毗邻四乡镇的“十”字型公路主干线贯穿全境,全部硬化,镇政府驻地中坝集镇实现水、电、路、讯、光纤电视、互联网络“六通”。
2.2项目建设的背景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把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注重提高畜牧业质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重点抓好畜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示范带动畜牧业生产的标准化、清洁化和产业化经营,促进畜牧业改善养殖生产环境和提高技术水平,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目前,生猪养殖正处在一个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的过程中,规模化养殖得到较快发展。随着生猪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原本潜在的由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并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而亦发突显。养殖环境污染的治理已纳入政府工作议程。近年来,各级政府为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遏制规模养殖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和扶持。2007年以来,国家、省、市相继制定出台了《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对养殖场区的场址选择、场区内规划、生产区内的防疫消毒设施、病死畜禽和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引种隔离区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实施要求建设内容主要就是防疫设施和粪污处理设施。2001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还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建设集约生产、零排放无污染、自繁自养一体的现代化绿色环保养殖生产企业对实现生猪产业与环境保护发展共赢,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 现实要求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