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贵竹采后病害类调查及其病原菌鉴定
富贵竹采后病害种类调查及其病原菌鉴定-农学论文
富贵竹采后病害种类调查及其病原菌鉴定
杨少瑕,于莉,邱逸斯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摘要:为研究富贵竹切口保鲜及贮运问题,分别于2012 年、2013 年不同季节对湛江市霞山区、湖光镇、东海岛和南山村等地区多个富贵竹加工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富贵竹(Dracaena sanderiana)采后的主要病害包括由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 Tiegh.)引起的黑腐病、尖镰孢霉(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引起的茎腐病、丛刺盘孢菌(Vermicularia sp.)引起的炭疽病和紫变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为主引起的青霉病。
关键词 :富贵竹;采后病害
中图分类号:S436.8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345
0 引言
富贵竹是湛江市花卉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来源,从20 世纪80 年代引入湛江以来,出口创汇稳步增长,出口量居全国首位。但随着富贵竹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一味地追求利润而缺乏管理,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成为制约富贵竹加工出口的主要障碍。由于采后加工的工艺要求,富贵竹经剥叶剪切产生大量伤口,富贵竹在加工过程时间长,极易受到病菌的侵染。被病菌侵染的富贵竹在长途运输中腐烂严重,常常造成出口产品被整批退回,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
出口富贵竹竹条在长达20 多天的避光运输中,腐烂死亡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经常被整个批次退货。盛爱武[1]调查在出口运输的过程中损失率达30%~50%。采后腐烂主要归因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导致腐烂的病原菌可来自大田或加工过程。在贮藏保鲜方面,刘奕清[2]尝试通过硝酸银对出口水培富贵竹霉菌的控制,并对贮运富贵竹进行保鲜处理,霉菌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余前媛[3]通过对富贵竹茎段保鲜研究,有效防止植株腐烂。吴士彬[4]通过正交试验法在金边富贵竹模拟贮运保鲜试验中的应用,减少了富贵竹叶片的黄化率。在大田栽培方面,李润唐[5]通过3 种肥料对带叶富贵竹的试验,进行贮藏保鲜效果的对比,减少叶片黄叶率。而富贵竹采后腐烂在加工过程中尚无人研究,了解富贵竹采后病害的主要种类及病害发生情况,对于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防治病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富贵竹品种
大叶富贵竹(Dracaena sanderiana)。
1.2 试验方法
1.2.1 病害调查分别于2012 年3、12 月,2013 年7、9、10 月对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银河、一方、金阳、巧手)、湖光镇(木华、福记)、东海岛(潭西村)、南山村(宝鑫)等不同区域8 个富贵竹加工厂进行10 个厂次的病害种类和发病程度调查。
1.2.2 病原菌分离鉴定将采集的病害样本用保鲜袋分装标记带回实验室。对采集的各种病害样本进行症状描述。对病害样本进行组织分离[6],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致病菌,并观察接种发病症状。病原真菌分离使用PDA培养基,将分离纯化的病菌进行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种类及发生概况
由于富贵竹的加工工艺特点,湛江市的加工厂普遍都是以竹塔、竹条及竹条的各种造型进行销售。富贵竹在加工中都要进行剪切及剥叶,病菌多由茎杆的切口以及各种伤口侵入危害。如表1 病害调查结果显示,黑腐病、茎腐病、炭疽病以及青霉病为主要的采后病害,加工期间检出率较高。黑腐病可在不同季节条件下侵染发病,特别是每年的6—8 月发病率比较高,在湛江市不同加工厂发生普遍,工厂间检出率为87.5%,田间也偶有发生。
2.2 富贵竹采后病害的鉴定
2.2.1 富贵竹黑腐病
(1)症状。侵染初期,竹条切口处出现水渍状病斑,随后出现菌丝并开始腐烂,腐烂向整个竹条蔓延并在切口产生大量黑色分生孢子。湿度大时呈软腐症,内部中空残留纤维物质并呈黑色(图1a)。干燥时茎秆枯黄,切口黑色,茎秆内部充满大量分生孢子呈黑粉状(图1b)。该菌主要从切口、受伤芽眼或伤口侵入,造成竹条腐烂。接种试验表明,黑曲霉主要从切口侵染危害且发病严重,切口接种发病部位的组织可观察到细胞核膨大,而离发病部位较远的组织则无膨大现象。刺伤接种发病极轻,只略形成小病斑,但经较长时间仍可从干燥的小病斑分离到病菌,具有一定的潜伏侵染性。该病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迅速危害严重,外运集装箱中发病率高。
(2)病原,在PDA培养基菌落圆形平展(图1c),产孢面边缘可呈黄色,为未成熟的分生孢子梗顶囊;28℃培养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