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观后感模板.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物馆观后感模板

博物馆观后感模板   篇一:四川省博物院参观报告   我欣赏比较的是几幅张大千的人物画像。 (一)柳荫仕女图   这幅柳荫仕女图是张大千1939年的作品,画中是一名女子持扇依靠在柳树下的石头之上。画中女子姿态妩媚,而持扇的手背于身后显出的又有一些拘谨,而神态却端庄大方,显出人物独特的气质。一般的柳荫仕女图里,女子往往身量纤纤,显出弱柳扶风的感觉,而张大千的这幅画作之中的女子,却给人一种很健康的感觉,身姿丰满,富有韵味,充满活力。但又以依靠石头的姿势显出女子的风韵。但是我觉得左下角蓝绿色的石头略略有抢镜的感觉,我在参观时,看到这幅画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块石头,而不是画中的女子。这可能是由于石头的颜色略微显眼了些,容易将观赏者的目光吸引到上面。画面的层次是比较好的,进出颜色明艳,而作为背景的柳树是用淡墨绘成,有远近之分,显出空间感。构图也比较平衡,是一个左下右上的构图,女子向左倾的身体与左飘的柳絮也相互照应。同时,画上有题上诗,这幅画就可以归为文人画一类的,符合诗画相应的感觉。然后我觉得有些不足的地方是袖子上的皱褶,有些生硬,有些奇怪。然后面部也有点歪斜。   (二)五代 杨枝观音图   这幅观音图是张大千1941~1943期间在敦煌石窟中的临摹之作,画中的观音头顶华盖,头戴宝冠,一手成智印放于胸前,另一手下垂手握净瓶,立于红色的莲花宝座之上。整幅画的颜色都很庄重,显示出观音的的庄严。而观音的表情也很微妙,有很淡然,看破世事的感觉,令人在看他的时候很容易就被他吸引住,一直盯着看,然后感觉自己也平和下来。我不知道这应该是夸赞古代在敦煌创作这幅壁画的画师,还是临摹这幅画的张大千,把他展现的这么吸引人。画中的观音比例和常人是不一样的,上半身偏大,腰肢又很细,脚掌很大,我觉得这样的比例很容易给人仰视的感觉,也可能是这幅画的大小,让我对画中的观音有一种想要膜拜的感觉。画中观音衣服有一种垂垂的感觉,褶皱表现得很好。我不知道这幅画像边框上的花纹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张大千在临摹时加上的,如果是后来加上的话,我觉得加的还是很不错的。它的主   体色彩是蓝绿色,中间又有红色黄色白色,与观音身   上的彩带相互辉映,显得很庄重,没有违和的感觉。   (三)南无不等观音菩萨   这幅菩萨像也是张大千在敦煌临摹的时候所做。我被这幅画吸引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他与其他浓墨重彩,以颜料厚涂的画像不大一样,颜色更像水墨画,有一种很淡雅的感觉。不知这是有意为之,还是其他原因造就的,但是还是要说我被这种风格吸引住了。菩萨脸上淡然的表情,与淡淡的墨形成了一种呼应,更显出了菩萨的超凡脱俗。而后面背景中的经文也是我很喜欢的,因为这些文字虽然我看不懂,但却让我有一种真的被佛光找到的感觉。画中菩萨的衣着也是我很喜欢的,   衣服的线   条很流畅,可以看出对线条的重视。   (四)翠楼远望仕女图   这幅翠楼远望仕女图是张大千于1943年完成的。画中女子靠在窗沿上,望向远方,若有所思。这幅图,我想把它与上面的柳荫仕女图作比较来看。画中女子的神情刻画的很好,给人一种她在遥望远方,但却又在静静想着自己的心事的感觉。而衣服的褶皱较上面柳荫仕女图要流畅许多。我觉得这些进步与他在敦煌临摹得到的经验在和体会密不可分,而且也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敦煌的壁画对张大千绘画,特别是人物的绘画有着很大的影响。我觉得在临摹壁画时,张大千对人物衣着的刻画的领悟上升了很大的层次,从他在敦煌进行临摹之后的画作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同时在那之后,他对人物的刻画也带上了壁画的一些特征。比如说任务的手,在去敦煌之前,张大千的人物画作并不会突出认的指节,手型也比较纤细,仿若无骨,但那之后的画作,都凸显了任务的指节之处,且比较饱满。再比如,人物的眼睛,在去敦煌之后的画作中,人物的眼睛和眉毛之间,会画一条曲线来标示眼睛的轮廓,或者说是眼皮的刻画,而这是之前所没有的。而这些特征却是敦煌壁画中人物所有的   特点。敦煌壁画中的菩萨就是有着突出手上线条,使手圆润饱满的特征,也会在眼眉之间加一条线。可见在敦煌的临摹确实对张大千产生了很深的影响。然而我觉得这幅画在构图上略微有些不足,就是右下角太轻,而上面的部分也没有向这个方位延伸的感觉,就显得有些不平衡。   参观感想   我觉得参观博物馆是一件很有意义而且很有趣的活动,第一次去的时候,由于中午要赶回来有其他的事,其实都没有仔细欣赏,所以后面又找了一个周末特地又去了一次。后面这次就看得很爽,但是就是没有讲解,有些物品就没能了解到深层次的东西,但是还是感觉在博物馆了解到了许多知识,也对古代的工匠多了许多敬佩之情。第二次去还有一个意外之喜,就是在藏传佛教展厅,看到了一尊阿嵯耶观音像,原来在大理博物馆就对这尊观音有所了解,但是只看到复制品,所以在他想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