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详解课件.ppt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三版)科学探究课题 章节 探 究 内 容 摘 要 侧 重 6-2 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七要素 了解七要素 6-2 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七要素 了解七要素 6-4 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 观察、设计、操作 设计 7-1 I、R、U的关系(欧姆定律) 七要素 七要素、设计 9-3 通电螺线管磁场是怎样的 1.相似哪种磁体 2.极性电流关系 分析论证、表达 9-4 研究电磁铁 1.制作电磁铁 2.研究磁性强弱因素 设计 9-7 磁生电的条件 作各种假设尝试验证 实验、分析 . * 《物理九年级》(第三版)科学探究主要课题 (从九年级开始,教科书中科学探究不再明确列出要素标题) 章节 探 究 内 容 摘 要 侧 重 11-3 同种物质质量、体积关系 作m -V 图像。 图像分析 11-4 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测量盐水、塑料块密度 12-5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小车在不同摩擦面前进的距离 控制变量 12-5 二力平衡的条件 自己设计实验(有一个图例启发) 设计实验 13-2 重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测钩码重力,作 G –m 图像 图像分析 13-3 摩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图示改变压力和接触面 控制变量 13-4 杠杆的平衡条件 列表格,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 13-5 比较定、动滑轮的特点 从力和距离形成结论 14-1 压力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小桌压沙 控制变量 14-5 浮力大小等于什么 溢杯实验 15-2 斜面的机械效率 效率和倾斜度的关系 15-4 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铁球碰木块 15-4 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有关 自己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 16-3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加热相同质量的沙和水 控制变量 链 . * 三、纸笔测验对科学探究的考查 1.对两道科学探究题的评价 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走出露在空气中时,立刻觉得皮肤凉飕飕的。对这种现象,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 试题:(“提出问题”要素) 本题能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吗? . * 表述这个问题 发现值得探究的物理问题 发现一个 现象 对现象 质疑 形成 疑问 创 造 创 造 表 达 抽象、概括 提炼为 科学问题 表述这个疑问 《标准》关于“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 * 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走出露在空气中时,立刻觉得皮肤凉飕飕的。对这种现象,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 试题:(“提出问题”要素) ●本题只是从文字上贴上了“提出问题”标签。并不具有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的功能。(没有让学生经历在问题情境下发现某一现象或事实的过程,更没有对客观现象、事实通过质疑形成疑问 ) . * 太阳光斜射在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其反射光在墙上形成了一个光斑。随着太阳光射向镜面的角度发生变化,墙上光斑的位置也随之改变,由此,你对平面镜反射时反射光方向跟入射光方向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猜想?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说出你的实验方案。 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是已被确认的规律,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存在对结果进行假定和解释的过程,没有发生猜想和假设的行为。同样,本题也无法考查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能力,因为这一实验是学生经历过的、熟悉的实验,学生根据回忆来回答问题,而不需要具有设计的能力。 试题:(考查“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要素) . * 三、纸笔测验对科学探究的考查 2.纸笔测验中的科学探究题命题要领 应该使学生在解答时具有科学探究行为 . *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 凸透镜的焦距/cm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正倒 14 14 14 14 20 30 40 60 47 26 22 18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凸透镜的焦距/cm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正倒 16 16 16 16 20 30 40 60 80 34 27 22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结论一是示例) 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1题:(分析数据) 能力要求 . * 凸透镜的焦距/cm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正倒 14 14 14 14 20 30 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