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的同时性视角-九州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亚的同时性视角-九州大学

“东亚的同时性”视角 ―关于20 世纪 30年代现代文学 ・文化的研究笔记 ― 波潟刚 tnamigata@scs.kyushu-u.ac.jp 目次 Ⅰ 序 Ⅱ 作为同时代文化的昭和摩登―在“朝鲜”的吸收情况― Ⅲ 帝国主义与摩登的文化力学 Ⅳ 日韩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可能性 Ⅰ 序 现代主义的“世界同时性”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观点了,可以说是研究界的常识。在我本人对现 代主义产生兴趣进而翻阅的 80、90年代的论文中,记述了美国和欧洲的最新文化通过电影、杂志、 书籍或者百货店柜台上摆放的商品被介绍、传播进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向“洋式”转变这些“日本” 和“欧美”的同时性现象。当然我也是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产 生了如下的疑问,当我们探讨现代主义的世界同时性时,这里的“世界”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明确 来说,我的疑问是能否不在世界同时性这个范围内,而是在东亚同时性这个框架内来探讨现代主义。 关于这个问题,我本人在《越境的前卫艺术》(NTT 出版,2005 年)这本书出版之后,仍在继续 研究,同时随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导入,在整个日本人文科学研究中也展开了对此问题的研究。因 此我也觉着现在再拿出这个问题来探讨有种为时过晚的感觉。但是,从 2011 年的 9 月起我得到 1 年留在韩国进行研究的机会,随着对韩国国内现代主义状况理解的深入,“同时性”不只是作为一 种历史现象,而且在研究者之间共有这个意义上,对于目前在东亚进行的研究“同时性”,我感到 有探讨的必要和可能性。本文基于以上几点,进行一些事例介绍,希望能够为今后研究的课题指出 方向。 在进行正式的论述之前,如果举一个例子的话,川端康成和金林起的例子也许是不错的事例。 川端康成的≪浅草红团≫于 1929 年12月至 1930 年2 月在≪东京朝日新闻≫上连载,之后有 一部分刊登在≪改造≫、≪新潮≫上,1930 年 12 月由先进社刊行。文章中描述了“色情,荒诞, 速度,时事漫画风格的幽默,爵士歌曲,女人的腿…”(41 页)这些内容。正是“摩登”以及“色 情 ・怪异 ・荒诞”成为流行语的这一年,文章通过浅草的这些人物刻画了摩登文化所特有的那份轻 松潇洒。也正是在同一时期,在韩国和当时的“朝鲜”也能发现以下这些关于摩登文化的记述。 我们只有通过报纸,才能在急剧的速度,末梢神经,色彩,灯饰,模特,街娼,摩登男士的宽大裤子, 摩登女郎的肉感大腿,爵士乐,歌舞秀这些交错的洪流中感受到极度鲜明的现代生活的氛围。(金起 林〈作为新闻记者的最初印象〉《铁笔》1930 年 7 月,青柳优子编译著《朝鲜文学的知性 金起林》 新干社,2009年,88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能看到与川端康成相同的对于“速度”、“摩登男士”、“摩登女郎”、“爵士 乐”、“歌舞秀”的关注。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执笔这篇文章的金起林于1930 年刚刚从东京返回到首尔,也就是当时的京城。充分地体验了东京摩登氛围的金起林刚刚开始他作 为朝鲜日报社文艺记者的生活,因此以和川端康成一样的视角来描写摩登的都市文化不是牵强附会 的说法。 金起林是“朝鲜”的现代派的一员,也是 1933 年结成的“九人会” 的一员。此会成员前后有 变动,前后共计 13人联名的这个现代派集团中 (李孝石、李钟鸣、金幽影、柳道真、赵容万、李泰俊、 郑芝溶、李无影、朴泰远、李箱、朴八阳、金裕贞、金焕泰),金起林 (1925~1929,名教中学,日本大学, 之后再度赴日1936~1939 东北帝国大学英文科),郑芝溶 (1923~1929,同志社大学预科・英文科),朴泰 远 (1) (1929~1931,法政大学预科・本科)这三个人是“内地”的留学组 。 当以上几点得到确认时,我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