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深度广度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PDF

兼具深度广度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兼具深度广度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2014年第6期 外国教育研究 No.6.2014 第41卷 总第288期 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 Vo1.4lGeneralNo.288 兼具深度广度: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孙兴华,马云鹏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 130024) [摘 要]近几年来,新加坡基于 “以学生为本,以价值观为导向”的理念 ,调整现 有教育政策以加强基础教育,推出一系列中小学教育改革措施,促使学生的学习兼具 深度和广度,培养年轻一代终身学习的精神和素质。“深度”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价 值观,且树立新加坡 国民观念 ,坚守严谨的原则;“广度”即重视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 提供广泛的、全面的教育。 [关键词]新加坡 ;基础教育改革;深度 ;广度 [中图分类号]G53/57.1/3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6_7469(2(114)o6一OI168—11 2013年9月25日,新加坡教育部长王瑞杰在一年一度的教育部T作蓝图大会上 进行了主题演讲,演讲指出,面对更复杂和更多不确定因素的未来,新加坡要建立 以 学生为本、以价值观为导向(Student—centric,Values—driven)的基础教育体系,使年轻 一 代在中小学阶段就奠定既广泛又有深度的基础,为其终身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改 革后的中小学教育会更加重视学生核心价值观及其 良好品格的培养,最终的教育愿 景是让每所中小学都成为优质学校,让每位中小学生都成为参与性学习者,让每位教 职员都成为具有关怀之心的人,让每位家长都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者。…以此为契机 , 新加坡教育部调整现有的教育政策来加强基础教育,并推 出一系列改革规划和措施 , 为中小学生提供兼具深度和广度的学习课程和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精神 和素质 一 、 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新加坡政府 自独立以来就阐明,国家的教育体制必须适应政治、社会、经济的发 展需要。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自然资源极度缺乏,政府 自建围之初就确立人力资 源是国家生存的惟一优势的理念。因此,优先发展教育,提升年轻一代的整体素质就 成为国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伴随着国际和 国内环境的持续改变,新加坡的基础 [作者简介]孙兴华(1971一),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吉 林省教育学院教师培训中心副教授 ;马云鹏 (1954一),男,吉林 白城人,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一 68 — 2014年第6期 外国教育研究 第41卷 总第288期 教育也一直在不断调整 ,主要是促使年轻一代的素质能适应变革的步伐,确保通过教 育培养出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同时也要培养年轻人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观念, 保持新加坡坚实稳定的社会结构。 (一)全球化进程促进新加坡教育改革走向深入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许多国家基于对教育的基础作用、战略地位和最高投资回报 率的认识,不约而同地将 目光聚焦于教育,制定了新的教育政策。新加坡也不例外。 1997年,现任国务资政吴作栋提 出 “思考的学校 ,学习的民族”(ThinkingSchools. LearningNation,简称TSLN), 旨在培养年轻人的创造性思维技能、终身学习的热情 以及献身国家的民族主义精神,因此,它成为多年来新加坡教育追求的崇高愿景。在 这个愿景下 ,新加坡的教育模式转变为 “以能力为主导”,契合教育的转向,新加坡教 育部规划了五个发展方向:一是教育要更加多样化;二是建立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 习环境;三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四是追求卓越的教育管理;五是提高高等教育 质量。TSLN的提出,使学习成为新加坡的国家文化,是其教育历程中的一个里程 碑。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在每所学校推行创新与企业精神,鼓励学生以 思考的眼光去看待新事物,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技巧,培养学 生不屈不挠的品格 ,使年轻一代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并具有回馈社会的 精神品质。新加坡的教育改革一直提倡鼓励学校创新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