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毕业论文.docVIP

《论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 论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摘 要:高职生的评价与考核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不能简单地对应学历与资格并重的社会砝码而仅用学科成绩和证书等级来评价高职生,而要在以高职教育的终极培养目标为最根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评价与考核手段和标准的多元化,强调高职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切实达到高职生“低进高出”和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生;评价;学历;职业资格 在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对高职院校学生(以下简称高职生)的评价显然是对学校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而且标准应当是客观、公正的。然而,由于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对高职生的评价却往往同这一基本原则相悖。 一、学历资格≠社会评价高职生的全部砝码 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并重来衡量高职生的质量,在高职教育领域已成为共识。然而,社会评价高职生的具体砝码实际上最终还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行业智慧以及团队精神等。问题在于:关于学历——我国高等教育缺少第二条通道,没有为高职生打通进一步深造的渠道;关于资格—一些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较低,资格认证渠道和机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为防止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出现这种状况,必须加强质量认证。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学历、资格”等于社会评价高职生的全部砝码。 基于高职院校生源的现状,在现实的高职教育实践中,对高职生评价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矛盾:高职院校的生源问题——低进(现实困难)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问题——高出(社会和企业需要)所形成的现实矛盾是我国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一次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深职院)的评估中,专家们在充分肯定深职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认为学院对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为此提出意见和建议:“要重视由于生源质量的变化以及不同生源面临提高教学质量困难的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在探索和实施理论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体化教育中有所突破。” 深职院在全国首次提出“低进高出”的高目标,要实现它,是相当艰巨的。这里的“高出”,是指要使高职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达到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水准,而不是要使高职生达到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同的文化科学水平水准。同时,高职生“低进”的现状也不可能使他们达到文化科学理论水平上的“高出”。我认为,实现目前高职生这种“低进高出”,目标涉及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学生、社会的观念更新问题。在我国,鄙弃职业教育、轻视职校生的观念根深蒂固,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这种观念。虽然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已经开始注意到我国综合型、应用性技能人才的缺乏,但人事部门在人才标准上仍存在着严重的普通高等教育优于高职教育的偏见,没有打通第二条高等教育的通道去解决高职生的继续深造问题。但由于高职教育以应用为目的,在理论学习上以“够用”为度,专升本考试的教材和内容对高职院校里的学生来说很陌生,一些有着特殊技术专长的学生很难考上。目前,一些想继续读书的高职生大多选择了去国外读书。为使更多的有专业、专才的高职生能继续深造,为使我国的高级应用性人才不大量外流,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提升高职教育层次,使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第二条通道迫在眉睫。应建立一个全国布局的、两年制和三年制及四年制或研究生层次都涉及的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 第二,高校自主招生问题。2003年3月,教育部发文,从2003年开始,允许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2所著名高校自主录取5%的新生。各学校依据各自的特色,制定自己独特的选人标准。以北京大学为例,该校将自主招生的生源分为五类,其中包括“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优异成绩者,以及其他特殊才能者”。对于高职生的自主招生力度以及一般高校的自主招生权等,都应该另行建立一套特殊规定和办法。因为对人才的珍惜,不能仅停留在呼吁上,更重要的是尽快制定、研究、完善特别人才遴选的办法。 第三,高职生的考核问题。有人认为,实践能力卓越的人才通不过单纯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考试,这说明这种考试没有考核出学生的能力。由于人才行为能力的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可以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选拔方式。选拔手段多样化是今后考试招生的一个趋势。在认同以上看法的基础上,我认为,对于高职生的考核应以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或者说高职教育的本质作为衡量的最根本标准,即考核高职生应该以其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低为根本准则,注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测量。华东师大教科所刘德恩博士在其《职业能力评价的三种模式》一文中,在参考国外职业能力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为样本、工作现场观察和已有绩效的三种评价模式,并指出了它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措施,值得借鉴和应用。另外高职高专的教育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必须考虑高职教育的独特规律、学术规

文档评论(0)

咪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