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文学类阅读——标题的作用学生版含详细答案.doc
乐成寄宿中学 高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蔡官华 审核人:蔡官华 2015/12/06
PAGE
PAGE \* MERGEFORMAT 8
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作用
学科 语文 班级 高 ( )班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明确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点。
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作用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熟练掌握小说类标题作用的答题模式。
二、知识链接:
[考纲解读]《浙江省普通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主指散文与小说,戏剧及诗歌不纳入考虑)阅读有八条要求:
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三、学习过程:
分析高考真题,探究命题形式
【高考真题回眸】
1.(2009 浙江卷) 《魔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2.(2014 浙江卷) 《走眼》14.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
3.(2016 全国新课标Ⅰ卷)11.(2)《锄》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
1.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
2. “××”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探讨标题作用】
3“××”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探究标题意蕴】
真题演练,掌握标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探讨标题作用】
(2014 浙江卷) 《走眼》14.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
(文本见课后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作用答题思路指津】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比如:《礼拜二午睡时刻》《第9车厢》《晚秋》《祝福》……
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比如:《面包》《项链》《药》《鱼和水》……
3、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
比如:《孔乙己》《陈小手》《装在套子里的人》《琴王》……
(二)【探究标题意蕴】
(2016 全国新课标Ⅰ卷)11.(2)《锄》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文本见课后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含意答题思路指津】
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
(1)对琼珊而言:表层义:叶子的飘落;隐喻义:生命的飘逝——玄想,“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要去了”是精神支点,生存寄托。
(2)对贝尔曼而言:“绝笔”。表层义: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隐喻义:维系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
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如《品质》:
一是指靴子的质量是一流的经得起人们的检验;
二是指主人公的处世是诚实的,经得起道德的锤打。
(三)【探讨是否可以换标题】
(2009浙江卷) 《魔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文本见课后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