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唐、五绘画鉴赏
空灵的山水,单纯的色调,简洁的构图,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 五牛图(局部) 韩滉 唐 三、五代花鸟画 中国传统花鸟画自唐兴起,至五代西蜀黄筌、南唐徐熙的出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黄筌、徐熙的花鸟画艺术风格迥异,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徐、黄二派相映生辉,对以后中国花鸟画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写生珍禽图 黄筌 五代 第五节 绘画理论的深化 随着绘画艺术的繁荣,唐代的绘画理论也得到重大的发展,画理、画品、著录、画史等有专门的著作。 《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关于绘画艺术的通史。这部著作既总结了前人的绘画美学思想,又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绘画美学见解,因此,它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绘画百科全书。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以后审美趣味和美术风貌有所变异。人物画方面仕女画进一步发展,以贵族宴饮游乐及文人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较为流行。水墨山水逐渐兴盛,花鸟画有大的发展。宗教美术规模有所缩小,且世俗化倾向更为明显。由明朗、清新走向沉郁,由雄豪壮伟走向委婉抒情,这是由盛唐到中晚唐审美趣味的基本走向。 五代时期,画院建制逐渐完善,山水花鸟更为兴盛。山水画方面,画家们师法自然,根据不同地区的山川状貌、气候特点,创造了多种风格的山水画,并逐步完善了水墨山水画皴、擦、点、染的技巧。花鸟画方面,写实风格大大加强,形成南唐和西蜀两大流派。五代的宗教画相应地衰落了,人物画承唐代余绪,细润精雅的格调占上风。描写贵族生活的人物画,通过真实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代表了五代人物画的新水平和时代风格。 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 唐 四、魏晋遗风——孙莅及其《高逸图》 晚唐的贵族官僚和上层市民在社会的动荡之中,极力追求物质的享受,寻觅精神的慰藉。整个社会的审美意趣已由盛唐时期对雄壮豪放的崇尚而转变为对哀婉深沉韵致的咏叹。人物画在题材上则突出了对闲情逸致的生活的表现,以及追求魏晋名流雅士的生活和审美趣味、理想。最能代表这一时期人物画艺术精神的无疑是孙莅及其作品《高逸图》。 高逸图 孙莅 唐 绢本设色 纵 45.2 厘米, 横 168.7 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五、五代人物画 五代时期的人物画,发展了唐以来的世俗化倾向,但在内容上那种盛唐时期欢愉升平的题材已日趋稀少,画家笔下呈现更多的是日常生活、身边琐事、爱的苦恼、闲的寂寥了。顾闳中、周文矩等人物画作品不仅善于把握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而且十分注意对在特定的环境和情节中的人物心理的表现。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五代 绢本设色,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 以韩熙载为中心,全图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段 宫中图(局部) 周文矩 五代 重屏会棋图 周文矩 五代 第三节 山水画 隋唐五代时期,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隋代及初唐,这一阶段青绿山水画的艺术形式由初创逐渐走向成熟,代表人物是展子虔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第二阶段为唐中晚期,这一阶段,除青绿山水外,又出现了“水墨渲淡”一体山水画,代表画家有王维、张躁等人。 第三阶段为五代时期,这一阶段可谓开宗派之先河,山水画坛上出现了荆浩、关仝和董源、巨然几位大画家,开创了南北山水画两大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展子虔 游春图 隋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唐 王维,字摩诘。王维曾学李思训大青绿金碧山水,但是他为了适宜在画中表达空寂清静的禅理,大力倡导“水墨为上”,这是一种单纯地以墨色作画的技法。所谓“墨分五色”,一般是指以墨色的 “焦,浓,重,淡,清”的多层次的变化象征性地表现所画对象。显然水墨画比之重彩画,更适合文人对典雅、平淡、自然的追求。他首创“破墨法”,就是趁墨色尚未干 时,用浓墨破淡、用淡墨破浓,相互渗透掩映,以达到滋润鲜活的效果。水墨画在唐代因文人画家之倡导而兴起,一千三百 年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轨迹。 王维也因为倡导“水墨渲淡”,“援诗入画”,而被明代董其昌推崇为“南宗之 祖”,认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王维传世作品 《雪溪图》,绢本、墨笔画。纵36.6厘米,横30厘米。坡石有渍染似无勾皴,无款。有宋徽宗赵佶题签“王维雪溪图”。图录于《中国名画宝鉴》。 四、南北画派相映生辉 匡庐图 荆浩 五代 关山行旅图 关仝 五代 潇湘图(局部) 董源 五代 秋山问道图 巨然 五代 第四节 花鸟杂画 一、花鸟画的兴起 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是由工艺装饰发展而为独立画种的。至唐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立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