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与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与答案 高 一 地 理 (必修) 2018.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的三体外星文明来自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请结合图1完成1-2题。 1.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如图2)。晴朗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上海正在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风的形成 B.岩浆喷发 C.煤的形成 D.海水蒸发 4.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太阳能屋顶可以美化环境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储量大 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踆(cūn)乌”的记载。据此完成第5-6题。 5.今天看来,日中“乌鸦”其实是 A.耀斑 B.黑子 C.日珥 D.太阳风 6.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提供光热资源 B.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 C.产生极光现象 D.各地降水量增加 下表为北半球年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据此完成7-8题。 纬度 64°N 50°N 40°N 30°N 20°N 0°N 可能总辐射量(W/m2) 139.3 169.6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量(W/m2)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7.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势高低 C. 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8. 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和有效总辐射量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 A. 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 B. 阴雨天气多,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 C. 臭氧含量多,吸收的紫外线多,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 D. 大气透明度高,吸收太阳辐射多,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3),回答9-10题。 9.图3中①表示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10.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图3中 A.①的顶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 D.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 日本当地时间2018年6月10日11时35分,位于九州岛南部鹿儿岛市的樱岛南岳山顶火山口出现剧烈喷发,从当地拍摄的照片来看,火山灰在樱岛火山上空形成巨型烟云,十分壮观。据此完成11-12题。 11.日本樱岛火山喷发,其火山灰的组成物质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12.火山喷发若诱发地震,则附近海面上人们的感受是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只有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图5),回答13~14题。 13.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A.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14.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B.大气圈的大气密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 C.岩石圈包括软流层及其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图6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16.形成该河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冰川侵蚀 D.冰川堆积 橘子洲

文档评论(0)

youshishuohu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