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宇鑫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治水问题.docVIP

浅述宇鑫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治水问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宇鑫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治水问题

浅述宇鑫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治水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基于本矿水文地质条件,运用所学的水文地质方面的知识,收集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矿区存在的水文地质和防治水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若干防治水措施,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充水因素;防治水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based on the mine hydrogeology condition, us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he hydrogeological knowledge, collect mine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data,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mine hydrogeology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water, so as to ensure mine safety production.   Key words: hydrogeology conditions; Aquifer; Water factor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中图分类号:P3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 矿井概况   概况:宇鑫煤矿位于山西省蒲县克城镇后贺家峪村-东辛庄村一带和东林乡半沟村一带,矿区西南距蒲县约26KM,矿区西边有太林-临汾公路经乔家湾、土门镇至临汾,全程63KM,交通便利。   井田地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属大陆半干旱季风型气候,井田处于吕梁山南端东部,区内地形复杂,切割较为强烈,区内总的地势为西北、西南、东北部较高,中部偏东较低,最高处位于中部偏西的山脊,海拔为1603.50m,最低处位于井田中南部偏西,海拔为1410.0m。   二 矿井地质条件   本井田位于霍西煤田霍州矿区的中西部,井田内基岩地层出露良好,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及第四系冲洪积物主要分布于井田的东部。井田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下段、下统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地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其余地层未见有出露。井田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和中统峰峰组(O2f)。   2)、石炭系(C):中统本溪组(C2b)和上统太原组(C3t)。    3)、二叠系(P):下统山西组(P1s)、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和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4)、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   三 矿水水文地质条件   3.1 地表水系   井田地表水系属黄河水系,区内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多呈“V”字型,地表径流条件好,地表地形有利于山洪排泄因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各冲沟常年无水,遇雨一泻而去,雨停沟干,属季节性小型沟河(图3-3)。    图3-3 地表水系图         3.2地下水主要含水层    1)、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井田内无出露,一般埋藏较浅,地层层厚一般大于400m。含水层岩性为石灰岩、豹皮灰岩、白云岩和泥灰岩。奥陶系上部岩溶裂隙不发育,中、下部溶洞和裂隙发育,具有良好的含水空间,富水性强,水量大,水质较好,是矿井内主要含水层,本含水层富水性较弱。    2)、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矿井内石炭系地层在中部及南部出露,主要由K2、K3、K4三层石灰岩及中粒砂岩组成,石灰岩平均厚度15.52m,灰岩岩溶裂隙发育不均一,富水性弱-中等,水质类型以HCO3―Na型为主,本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   3)、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   本含水层段地层在井田内广泛分布,主要由K8、K9砂岩等组成。含水层上部以中粒砂岩为主,其下颗粒逐渐变细。含水空间以砂岩裂隙及风化裂隙为主,含孔隙、裂隙水。局部受构造控制为承压水,本含水层富水性弱。   4)、第四系松散砂砾孔隙含水层   本含水层分布在山间沟谷地带,岩性为灰黄色砂质粘土、沙砾层等,含水层富水性受地形地势及所处位置有关,一般富水性弱-中等。   3.3地下水主要隔水层   1)、二叠系泥岩、砂质泥岩隔水层   二叠系泥岩、砂质泥岩隔水层主要位于3#、4#煤层顶板以上,由具塑性的泥岩、砂质泥岩等组成。岩性较致密,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单层厚度一般小于5m。无构造发育的情况下,有较好的隔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