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资料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资料
篇一: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三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三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 ] 收集整理,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 8.《答司马谏议书》 作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针对性。 掌握本文驳论点的反驳方法。 理解王安石反驳司马光观点的说理步骤。 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柔中寓刚,语言委婉有礼,意志坚决果断。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3)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4)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5)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6)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3)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5)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6)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9.*《论毅力》 本文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了解本文的针对性。 理解本文各段中的比喻句和层递句,掌握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2)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3)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 (4)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5)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6)被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 (2)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 (3)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4)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5)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10*《灯下漫笔》 作者鲁迅,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本文是鲁迅写的一篇文艺性论文。 概括说明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说明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第一部分中作者对历史的剖析和鲁迅所指“第三样时代”的含义。 理解第二部分中作者对复古主义者赞美的“固有精神文明”和军阀统治的现实的剖析。 理解本文行文中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文艺性、形象化说明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掌握本文所用比喻、排比、反语等修辞方法。 11.《论气节》 作者朱自清,现代着名的散文家、学者。 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结合有关段落,说明本文所运用的归纳论证方法。 掌握文中具有对应关系的词语,说明其对应意义。 12.*《论快乐》 作者钱钟书,中国现代着名学者、作家。 掌握本文所揭示的“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生哲理,理解作者阐发这一哲理所选择的角度。 理解本篇随笔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的写作特点。 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比喻和警策语。 13.《心灵的灰烬》 作者傅雷,现代着名翻译家。这是一篇书信体散文。 理解“心灵的灰烬”的含义。 理解本文反映的作者人生态度。 理解文中太阳、雨水、古战场等比喻对强化本文哲理的作用。 14.《选择与安排》 作者朱光潜,现当代着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理解本文关于写文章应该如何选择和安排材料的主要观点。 理解本文广征博引、取用精当的特点。 掌握本文所运用的类比推理方法。 15.《论学问》 作者培根,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 理解本文阐述的两个问题:一是治学的目的,一是治学的方法。 理解各种学问对人精神的影响、作用。 理解本文用比喻和精辟的语言阐述深刻道理的特点。 16.《郑伯克段于鄢》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着作,相传为左丘明所着。 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 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性格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一段文字:自“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至“不义不匿,厚将崩”。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迅达3300AP电气原理图(中文精简版).pdf VIP
- (精品)《雨人》中英文台词剧本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上市公司应对证券民事索赔100问.pdf VIP
- 【继续教育】水质PH(每日一练).pdf VIP
- Lenovo联想 服务器 ThinkServer TS560 说明书.pdf
- 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doc VIP
- 社会保障学 高教版 第16章--扶贫开发.ppt VIP
- 《2和5的倍数的特征》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甜梦口服液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对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