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孔子的君子儒之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PDF

略论孔子的君子儒之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孔子的君子儒之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年 11 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No v . 2009 第 11 卷/ 第 11 期/ J 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Vol . 11 No . 11 略论孔子的“君子儒”之教 陈 桂 生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 ,上海 20024 1) 摘  要 :从孔门师一弟子间的君子与伪君子之辨和关于君子之规 、君子之道 、致君子之道的议论 ,揭示孔 门“君子儒”之教的要义 。附带说明孔子之教与苏格拉底之教的区别 。 关键词 :孔子之教 ; 君子 ; 小人 ; 君子儒 ( ) 中图分类号 : G5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 13X 2009 1100 1104 ( )   “君子”是与“小人”对举的概念 。不过 ,它们的 曰:“内省不疚 ,夫何忧何惧 ?”1204 含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西周 、春秋之际 ,“君子”原为 如果有人问苏格拉底 :何谓“君子”? 他通常会 ( 通过对话 ,一步一步排除对君子的这种或那种具体 对贵族的通称 。“君子务治 ,小人务力”《国语 ·鲁 ) 的看法 ,而寻求“君子”概念的一般含义 。孔门之教 语上》 ,表示两种身份的区别 。时至春秋末期 ,即孔 子所处时代 ,“君子”、“小人”已经不完全表示身份的 则不同。孔子会考虑弟子提出这个或那个疑问,不 区别 ,而逐渐成为伦理道德的范畴 。“君子”为德者 是没有原因。他总是根据这个弟子或那个弟子不同 的美称 ,“小人”为缺德者的贬称 。如今 ,“君子”一词 的精神状态 、行为表现及困惑所在 ,对其疑问作出解 虽从日常用语 中淡出 , 而“小人”仍然作为贬义词 答 ,藉以指导弟子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 ,或改善自己 通用 。 的行为 ,故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作出不同的解答 。就 在《论语》20 篇 5 12 章中 ,“君子”一词共出现 96 上述两例来说 ,对子贡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是由 ( 次 。其中有 83 章提到君子或小人 。可见君子是孔 于“子贡之患 ,非言之艰而行之难 ,故告之以此”参 ) 门中相当关注与经常议论的话题 。其中涉及如何识 见朱熹《论语集注》; 司马牛有“人 皆有兄弟 , 我独 ( ) 别君子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何在 ,何为君子之风 ,怎 亡”之忧 1250 ,故劝他只要问心无愧 ,用不着 自寻 样才能成为君子 , 君子应有什么风度 , 如何对待君 烦恼 。可见 ,孔子对“君子”问题的解答 ,并不表示给 子 ? 等等 。不妨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