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与父母养育对儿童社会适应的交互作用代表性理论及-心理学报.PDF

气质与父母养育对儿童社会适应的交互作用代表性理论及-心理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质与父母养育对儿童社会适应的交互作用代表性理论及-心理学报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Vol. 25, No. 5, 837–845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7.00837 气质与父母养育对儿童社会适应的交互作用: 代表性理论及其证据* 夏 敏 梁宗保 张光珍 邓慧华 (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所, 南京 210096) 摘 要 最佳适配理论、素质−压力模型、差别易感模型从不同视角阐述了气质、养育方式在儿童社会适应 行为中的交互作用机制。最佳适配理论强调气质特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良好匹配能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 而 不良匹配则会带来适应问题。素质−压力模型强调在不利父母养育条件下, 具有“风险” 气质特质的儿童更容易 出现适应不良, 而对“弹性”气质的儿童影响不大。差别易感模型则认为儿童“ 易感”的气质特质在良好的抚养条 件下表现得“更好”, 而在不利的抚养环境中表现得“更差” 。围绕三种代表性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结果, 对当前最 新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进一步细分了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从气质与积极养 育方式的交互作用、养育过程中父母角色分工的差异, 以及气质与养育方式动态作用机制三个方面指出了将 来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 儿童气质; 父母养育; 社会适应; 交互作用; 理论模型 分类号 B844 1 引言 适配模型、素质−压力模型和差别易感模型都从不 同的角度分析了气质与父母养育在儿童社会化过 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也是 程中的交互作用机制, 并有相应的实证证据佐 个体成长的必经阶段。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在生 证。下面就每种理论模型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证 物遗传的基础上, 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据进行归纳和总结。 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技能, 适应 社会生活, 成为一个独立社会人的过程(刘建榕, 2 气质与父母养育交互作用的理论模型 连榕, 2012) 。亲子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开端, 具有 当前, 研究者主要从个体自身、外部环境考 先天遗传基础的气质特征会影响儿童与父母之间 察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在个体自身因素 的互动。同样, 父母的抚养态度和行为也会修正 中, 气质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儿童不是被 儿童的行为倾向。因此, 早期人格特征与父母抚 动的接受环境影响, 而是以自身特质积极改变环 养行为的交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儿童早期社会适应 境所施加的作用。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的结果。 也是儿童最早接触的外界环境。亲子互动过程中, 然而, 人们并不完全清楚气质与父母养育是 父母通过抚养态度和行为向儿童传递行为规范和 如何塑造了儿童的社会适应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