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傣族民俗风情
第五章 傣族的民俗风情 一、民族概况 傣族,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hù)族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 根据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傣族人口有126万。 国内科考资料表明:傣族与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关,傣族先民出自我国云南西南傣族聚居区,东南亚各国傣族都来源于此。中国傣族与缅甸的掸(傣)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为同一民族。总人口6000万以上。历史上傣族以云南南部、泰国北部和缅甸东部为核心建有傣族国家——妙香国。后经历史演变,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傣族散居于我国西南一带和中南半岛各个国家。在印度的东北阿萨姆邦亦有一部分傣族.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又称南传上座部佛教),同时还信仰原始宗教,有一部分傣族信仰鬼、神、巫术。男孩到七八岁要过佛寺生活,识字念经,然后还俗回家,成为受尊重的人。妇女虽然不入寺为僧,但也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毫瓦萨”和“奥瓦萨”是两个重要的宗教节日,俗译为开门节和关门节,分别在傣历的九月十五日和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在这两天,要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 傣族最重大的传统年节是泼水节。时间是傣历六月(公历4月中旬)。举行3天,头两天送旧,最后一天迎新。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 到佛寺赕佛。全寨妇女为佛像泼水“洗尘”。然后青年男女互相泼水,认为这样可以不生疾病,四季平安。下午举行“丢包”,属青年男女借以求爱的一种活动。在节日里还举行放高升、赛龙舟活动。 二、傣族的服饰 有人说,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只要了解情况的人,都觉得这话一点也不算夸张。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 ”的美称。 他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着窄袖短衣和统裙,把他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百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圆颈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凉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科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就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背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轻柔,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刷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上一个用织锦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傣族的礼仪 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如果你从外地来到傣族村寨,一定会受到傣族群众热情友好的接待,给你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与傣族群众生活在一起,你会发现这里民风纯朴、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不偷不骗不抢,不论男女老少都以多行善事而不作恶作为社会公德。人际交往,十分讲究礼节礼貌。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傣族地区社会秩序安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受到人们的称道。 傣族的礼仪教育由家庭教育、佛寺教育和法律法规三个部分组成。三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傣族孩子从懂事时开始,就受到父母的礼仪教育。教育孩子从小做好事,不做坏事,对人要有礼貌,要尊重老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孩子们不光接受长辈的教诲,而且从父母身上耳濡目染,受到良好影响,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从小开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傣族信奉小乘佛教。男孩子八、九岁开始都要离家到寺庙当几年和尚。寺庙内要求小和尚严格遵守“五戒”、“十戒”,以此作为信徒一切言行的准则。“五戒”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妇女、不喝酒、不抽烟。当小和尚时期,八、九岁至十几岁,是一个人礼仪行为养成的重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