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片名分手让我更懂得爱自己
片名:分手 讓我更懂得愛自己
一、故事摘要
故事中的主角歷經分手事件,讓她生命陷入低潮,她感到傷心、難過,甚至
開始懷疑是否因為自己不夠好而導致分手。所幸在家人與朋友的支持陪伴下,讓
她感受到:除了愛情,她仍擁有友情與親情的關懷。因此她逐漸走出失戀的陰霾,
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與定位。
二、背景知識
本影片的背景知識包含「分手相關議題」、「失落事件輔導」及「情感平衡發
展」等重要概念,並依各學習階段分述導覽重點,作為教學之參考。
(一)重要概念
1.分手相關議題
(1)分手迷思
男女交往後分手,常因一些迷思而無法從分手的創傷走出來。常見的分手
迷思包含「分手只會帶來負向的生命經驗,不會有正向的成長」、「爲了避免分
手危機,所以要以容忍的方式處理彼此的衝突」、「分手後應該要立即投入另一
段新的感情,可以協助自己度過分手的傷痛」、「主動提出分手的人要承擔較多
分手的責任」、「分手是戀情的發展中最糟的結局」,與「分手代表個人價值受
挫」等。若能釐清相關迷思,則有助於分手後的心理調適。
(2 )分手後常見的反應
分手可視為是一種「關係失落」的經驗(Toyh, Stockton &Psyzczynski,
1991),在經歷失落的過程中,常會從情緒、認知、行為與生理等四方面出現
反應(Stroebe & Stroebe, 1987)。在情緒上常出現憂鬱、焦慮、罪惡感、
生氣、快樂不起來,以及寂寞等反應;認知上則可能出現反覆思念對方、低
自尊、無望、自殺意念,以及思考與記憶變得遲滯等反應;行為上常出現躁
動不安、疲憊、不斷搜尋對方、哭泣,以及社會退縮 等反應;生理上常出現
失去食慾、睡眠障礙、身體常感不適,以及容易生病等反應。Sprecher (1994)
的研究也顯示:情侶分手後的負向情緒顯著高於正向 情緒,但通常負向情緒
能在 6 個月之內恢復,且大部分的人由分手經驗中可對自己、對異性,以及
親密關係的本質有正面的學習(劉惠琴,1995)。
(3)分手調適與因應
1
在分手的調適與因應上,建議可採取的方式為:調整認知,認清分手真正
的原因,不將分手視為是自己不好或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人,分手後應仍能欣
賞自己,擁有自信。另外,要能接受分手的事實,面對因分手而帶來的生活的
改變。而適度宣洩情緒,接納自己因分手而帶來的悲傷、憤怒等負向情緒,不
過度壓抑,可有助於走過分手的傷痛。也需改變分手前的行為模式,重新適應
一個人的狀態,並學習一個人生活與面對問題。
(4)分手策略
提出分手時,在地點的選擇上,需考量勿選擇過去兩人常約會的地方,
以免觸景生情,而加深對方不願分手的意念。也不要在人煙稀少、高樓頂樓,
或密閉空間提出分手,以免對方因為一時無法接受分 手的衝擊,而發生傷人
或自傷的情形。而在時機的選擇上,不選擇在對方身 心狀況不佳時,也不要
在情人節、對方生日或彼此相識的紀念日等特殊節日談分手。另外,主動提
出分手者,要能體諒對方的感受,在提出分手的用語上需小心,同時需給對
方一些時間,當對方不願意分手時,則可尋求專家協助。而提出分手時,若
對方情緒過度激動,最好打個電話請其家人或好友相陪,以免對方因一時想
不開而發生不幸。另外,爲保護自己的安全,可事先告知家人或朋友欲與對
方談分手的時間與地點,或請家人或朋友在附近等候,如發現情況可能失控,
就可立即通知相關人員協助。
2.失落事件輔導
人會因為與重要他人的分離產生失落與悲傷的情緒,Worden(1995)認為
失落後的悲傷是造成生理、心理疾病的潛在病因,在失落發生後,個體若無
法接受並從中抽回其所付出的情感,則可能產生憂鬱的情緒。因此,經歷失
落事件時,適度的情緒宣洩有助於從失落事件中復原 。同時,若能鼓勵其正
視失落的事實,則有助於從中發展出調適因應策略。 失落事件的輔導歷程可
分為「協助個體接受失落的事實」、「陪伴個體經驗失落的痛苦」、「讓個體可
重新適應沒有此重要他人的生活」 ,以及「使個體將生活的重心投注於其他的
人事物中」等四個階段(Worden, 1991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